百词典

《城南杂咏二十首·咏归桥》

时间: 2025-04-30 18:30:30

诗句

四序有佳趣,今古盖共兹。

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0:30

原文展示:

城南杂咏二十首·咏归桥 张栻 〔宋代〕 四序有佳趣,今古盖共兹。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

白话文翻译: 四季各有其美妙的趣味,古今人们对此都有共同的感受。我在桥边独自低声吟咏,回过头来却忘记了要去的地方。

注释:

  • 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
  • 佳趣:美好的趣味。
  • 今古:古今,指从古至今。
  • 共兹:共同拥有。
  • 微吟:低声吟咏。
  • 回首:回过头来。
  • 忘所之:忘记了要去的地方。

诗词背景: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城南杂咏二十首》是张栻的一组诗,描绘了城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四季变化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沉思。诗中“四序有佳趣”一句,概括了四季各有其独特的美,这种美是古今人们共同欣赏的。后两句“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则描绘了诗人在桥边独自吟咏时的心境,回过头来却忘记了原本的目的地,这反映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忘却世俗烦恼的境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首句“四序有佳趣”,直接点明了四季各有其美,这种美是古今人们共同感受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认同。
  • 次句“今古盖共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古今人们对此都有共同的感受。
  • 第三句“桥边独微吟”,描绘了诗人在桥边独自吟咏的情景,这里的“独”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
  • 末句“回首忘所之”,则表现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忘记了原本的目的地,这种忘我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没有明显的比喻手法。
  • 拟人:诗中没有明显的拟人手法。
  • 对仗:诗中“四序有佳趣,今古盖共兹”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四季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沉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桥边吟咏的情景,展现了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忘却世俗烦恼的境界,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四序:四季的意象,代表了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
  • 桥边:桥边的意象,代表了诗人沉思和吟咏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四序有佳趣”中的“四序”指的是什么? A. 四季 B. 四时 C. 四方 D. 四海
  2. 诗中“回首忘所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迷茫 B. 忘我 C. 忧愁 D. 喜悦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秋景,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城南杂咏二十首·咏归桥》与朱熹的《春日》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生活的沉思,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折杨柳 折杨柳枝歌 折杨柳·昔攀垂柳唱《阳关》 折杨柳·小叶柳 折杨柳歌辞二首 折杨柳歌辞五首 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 高阳台 拂水山庄遗址无存,余以秋日经行其际,但见一片寒烟蔓草而已 高阳台 夕阳 高阳台 其一 爱山台看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重 亏结尾的成语 巾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龜字旁的字 炀没 厂字头的字 悬梁刺骨 葭莩之情 旷官 人多成王 朝夕之策 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病自炙 牒桉 绿鬓朱颜 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