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3:04
粤东杂感
作者: 程恩泽 〔清代〕
外藩吉利最雄猜,
坐卧高楼互市开。
有尽兼金倾海去,
无端奇货挟山来。
五郡水旱多逋券,
群贾雍容内乏财。
只合年年茶药馥,
换伊一一米船回。
天生灵草阿芙蓉,
要与饔飧竞大功。
豪士万金销夜月,
乞儿九死醉春风。
香飞海舶关津裕,
力走天涯货贝通。
抵得瞢腾兵燹劫,
半收猿鹤半沙虫。
这首诗描绘了粤东的繁华与交易景象,作者表达了对外邦贸易的感慨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思考。外邦的利益最为丰厚,坐拥高楼大厦,交易频繁。财富如海水般涌来,然而奇特的货物也从山中而来。五个郡的水旱灾害让商人们不得不支票,生意繁忙却又缺乏资金。或许每年茶叶和药材的香气,能够换来船只的回航。天生的灵草阿芙蓉,想要与美食争一争名声。豪杰们在夜色中挥金如土,乞儿们却在春风里醉得九死一生。香气飘荡在海船上,财富在天涯之间流通。面对战争的劫难,猿、鹤和沙虫的命运也交错在一起。
程恩泽,清代诗人,生于广东,其诗风以质朴自然著称,常常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与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粤东地区因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便是商贸往来的重地,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一地区经济繁荣与民生困顿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交易的繁杂。
《粤东杂感》是一首充满生动描绘的诗。在这首诗中,程恩泽通过对粤东贸易繁荣的观察,展现了外邦商人的富裕和当地民众的艰难境遇。诗的开头便以“外藩吉利最雄猜”引入,勾勒出外商在粤东的强势地位。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建筑和交易的描绘,展现出经济繁荣的场景,但紧接着又提到水旱灾害导致的债务问题,揭示了繁华背后的隐忧。诗中提及的阿芙蓉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程恩泽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富人和穷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最后的结尾更是将战争与自然的冲突纳入其中,留下了深思的空间,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通过描绘粤东的繁华,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民生困顿之间的矛盾。作者对繁华生活的描绘与对民生苦难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时代的复杂性。
诗中提到的“外藩”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阿芙蓉”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