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5:07
一夫弦歌千室鸣,古有单父东武城。
三代以还无此声,此声能使王侯贞。
间暇无事修太平,化我鸱枭哺所生。
云秋之水北入深,上有神父秉《周礼》。
攫深醳愉万事理,偶欲登高临渌水。
诸生十百希厥旨,路人咸诧问所以,指丝桐曰命之矣。
茆厂夜月弹流泉,杼声书声相纠缠。
稍涉北鄙便自愧,何况洙泗龂龂焉。
邦君凭轩赓古篇,邦人和之如众仙。
趣拜炎陵求练弦,剪其青牛剉双角。
夔襄荐技斑倕镌,神农大笑投赭鞭,此调不传数千年。
恨君不识袁孝尼,恨我不识元鲁山。
《于蔿于》曲已遍诵,《广陵》妙散胡可悭。
不成章我亦不作,但欲博我高堂欢。
进观君艺何斑斓,能诗书画奕剑丸。
所可测者器数间,不可测者海波澜。
廿年同举今甫面,冰雪同清铁同鍊。
愔愔琴德美可眷,君山岂受宣平荐。
五技都穷卧花县,何当密友罗曲宴,三叠胎仙舞深院。
座中那有钟子期,祇有鼾齁侧冠弁。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5:07
沈栗仲同年宰酃县以弦歌化之邑能鼓雅琴者四十余人其治可想以诗赠之
一位男子的琴声在千家万户中回响,古代的单父在东武城也曾有此盛况。自三代以来,世间少有这样的乐声,这种乐声能够使得王侯保持贞洁。在闲暇之际,修身齐家,化解我如鸱枭一般的心态。秋天的云彩映照着北方的深水,上面有神父秉持周礼。深邃的水流如乐理般流畅,偶尔我想登高,俯视那清澈的溪水。众多学子希望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路人纷纷惊诧地询问缘由,我指着丝桐琴说:“这就是了。”茆厂下的夜月伴着流水的琴声,织布的声音与读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稍微走到北方我便感到羞愧,更何况洙水与泗水的交融呢?邦君凭窗吟诵古诗,百姓们和声相应,宛如众仙齐唱。我渴望去炎陵拜访,求得弹琴的技艺,剪下青牛以剁双角。夔襄推荐技艺,斑倕雕刻,神农大笑着投掷红色鞭子,这乐曲已经数千年未传。恨君不识袁孝尼,恨我不知元鲁山。无论是曲调还是诗篇,我都已遍诵,广陵的妙曲岂能因我而悭惜?即使不成章,我也不在意,只想博得高堂的欢笑。进来观赏君的技艺多么斑斓,诗书画棋的才能俱全。可测的器物虽有几件,不可测的却如海洋波澜。二十年来同举今相见,冰雪般清澈,铁一般坚韧。琴德恬静美好令人眷恋,君山岂能受宣平的荐举。五技皆穷于花县,何时能与密友共聚,三叠仙舞于深院之中。座中哪有钟子期,只有鼾声如雷的侧冠弁。
程恩泽,清代诗人,以其对音乐和文化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音乐元素,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与热爱。
本诗是在沈栗仲任宰酃县期间,看到当地有四十余人能演奏雅琴,因而写下此诗,以赠予其同年,表达对音乐的崇敬与期许。
这首诗以音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音乐文化的追忆与对当代音乐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与意象,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即用“一夫弦歌千室鸣”来描绘音乐的影响力,表现出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通过对古代乐声的回忆,增强了乐声的珍贵感,“三代以还无此声”的叹息,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渴望。
诗中还隐含了对当代音乐家技艺的赞美与期待,诸生希厥旨、路人诧问的描绘,体现出音乐的普及与对人们心灵的触动。同时,诗人通过对琴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优雅的美感,似乎在呼唤人们回归到音乐的源头,感受其纯粹的力量。
在结尾部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对音乐技艺的渴望,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幻想与追求。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形成了诗歌的主旨: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音乐的美好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未来音乐发展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单父”是谁?
诗人对音乐的态度是?
“云秋之水北入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