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后晚睛二首录一》

时间: 2025-05-07 07:20:25

诗句

远瞩凭空旷,悬思入窈冥。

波怜千叠绿,山爱六朝青。

江国多风雨,人心杂醉醒。

所思何处是,云佩感湘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25

原文展示:

远瞩凭空旷,悬思入窈冥。
波怜千叠绿,山爱六朝青。
江国多风雨,人心杂醉醒。
所思何处是,云佩感湘灵。

白话文翻译:

远远眺望,眼前是空旷的景象,思绪悬挂在深邃的幽冥之中。波光粼粼的水面,怜惜那层层叠叠的绿意;山峰则爱慕着六朝的青翠。江南的国度多风多雨,人们的心情在醉与醒之间徘徊。我的思念究竟寄托在何处呢?缭绕的云朵如同佩饰,感动了湘水的灵魂。

注释:

  • 远瞩:远望,指目光投向远方。
  • 凭空旷:形容视野开阔,空旷的地方。
  • 悬思:思绪悬挂,指深思熟虑的状态。
  • 窈冥:深邃幽暗。
  • 波怜:波浪怜惜,形容水波对绿色植物的眷恋。
  • 千叠绿:形容绿意层层叠叠。
  • 六朝青:指六朝时期的青翠山景,代表历史的文化底蕴。
  • 江国:江南地区,水乡的代称。
  • 风雨:比喻多变的环境与人心的动荡。
  • 杂醉醒:形容人心情的复杂,既有醉意又有觉醒。
  • 云佩:比喻缭绕的云彩如同装饰品。
  • 湘灵:湘水的灵魂,代表水乡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冰若,近代诗人,笔名李冰若,字子昱,号秋水,出生于清末,生活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山水之美,反映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雨后,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江南风光的热爱与思考,结合个人的情感感受,反映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心的深刻思索。

诗歌鉴赏:

《雨后晚睛二首录一》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诗中描绘的雨后景象,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清新与恬静。开篇的“远瞩凭空旷,悬思入窈冥”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空灵的境界,诗人通过远眺,展开了对自然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波怜千叠绿,山爱六朝青”,不仅展现了层叠的绿色波光,更在意象中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六朝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赋予了诗句更深的内涵。

“江国多风雨,人心杂醉醒”则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出社会人心的复杂,风雨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而“杂醉醒”则描绘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的迷茫与觉醒,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关怀与思考。

最后两句“所思何处是,云佩感湘灵”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云彩在空中飘荡,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湘水灵魂的感悟。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瞩凭空旷”:远远地眺望,眼前是广阔的空旷之地,表现出一种开阔的心境。
  2. “悬思入窈冥”:思绪在深邃的幽冥中徘徊,暗示了对未知的探求与哲思。
  3. “波怜千叠绿”:水波对层叠的绿色植物产生怜惜之情,体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4. “山爱六朝青”:山的青翠与六朝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传达出对历史的追忆。
  5. “江国多风雨”:江南地区多变的天气象征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复杂。
  6. “人心杂醉醒”:人们的心情在醉与醒之间,暗示着对现实的迷茫与反思。
  7. “所思何处是”:思念的归处究竟在哪里,表达了诗人心灵的迷惘。
  8. “云佩感湘灵”:云朵如同佩饰,情感寄托于湘水的灵魂,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深情连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佩”比喻云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
  • 对仗:如“波怜千叠绿,山爱六朝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波与山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人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瞩:象征着广阔的视野与心灵的追求。
  • :水波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山峰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永恒。
  • 江国:指代江南水乡,象征着柔美与多变的环境。
  • 云佩:云彩如同装饰,象征着美好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宋朝
    • C. 六朝
    • D. 明朝
  2. “江国多风雨”中的“风雨”象征什么?

    • A. 天气
    • B. 社会动荡
    • C. 情感
    • D. 自然现象
  3. “所思何处是”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迷惘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冰若的《雨后晚睛》,前者表达豪放不羁的情感,后者则沉静内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冰若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查询

挽李主簿长民二首 七夕 社日雨 挽谷子长 凤栖梧/蝶恋花 雨中有怀 挽邓彦霄 海棠 玩易斋 和杨公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专横跋扈 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尊俎折冲 逆知所始 驽马恋栈豆 隽望 包含圄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节中长节 离岸 舟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泐嵃 洗漱 鬼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路长日暮 包含块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