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25
远瞩凭空旷,悬思入窈冥。
波怜千叠绿,山爱六朝青。
江国多风雨,人心杂醉醒。
所思何处是,云佩感湘灵。
远远眺望,眼前是空旷的景象,思绪悬挂在深邃的幽冥之中。波光粼粼的水面,怜惜那层层叠叠的绿意;山峰则爱慕着六朝的青翠。江南的国度多风多雨,人们的心情在醉与醒之间徘徊。我的思念究竟寄托在何处呢?缭绕的云朵如同佩饰,感动了湘水的灵魂。
作者介绍:李冰若,近代诗人,笔名李冰若,字子昱,号秋水,出生于清末,生活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山水之美,反映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雨后,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江南风光的热爱与思考,结合个人的情感感受,反映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心的深刻思索。
《雨后晚睛二首录一》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诗中描绘的雨后景象,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清新与恬静。开篇的“远瞩凭空旷,悬思入窈冥”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空灵的境界,诗人通过远眺,展开了对自然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波怜千叠绿,山爱六朝青”,不仅展现了层叠的绿色波光,更在意象中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六朝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赋予了诗句更深的内涵。
“江国多风雨,人心杂醉醒”则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出社会人心的复杂,风雨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而“杂醉醒”则描绘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的迷茫与觉醒,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关怀与思考。
最后两句“所思何处是,云佩感湘灵”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云彩在空中飘荡,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湘水灵魂的感悟。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人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江国多风雨”中的“风雨”象征什么?
“所思何处是”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