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龙蟠里经鲁公放生池武侯驻马处 遂至清凉山扫叶楼重来又阅四年矣六首录五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6:49:49

诗句

名山存宿诺,胜地许重来。

指点前朝寺,徘徊旧日台。

沧桑人物换,金粉画图开。

漫作新亭感,江东自有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49

原文展示:

名山存宿诺,胜地许重来。
指点前朝寺,徘徊旧日台。
沧桑人物换,金粉画图开。
漫作新亭感,江东自有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山大川的眷恋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提到,名山依然承载着当初的诺言,胜地也期待着再次到访。作者指引着昔日的寺庙,徘徊在旧日的台上,感受到时光的沧桑和人物的变迁。金粉画图的风景如今已然展开,而我则在新亭中感慨,江东自有才俊辈出。

注释:

  • 名山:指著名的山脉,象征着历史文化的积淀。
  • 宿诺:承诺、约定,表示对过往的记忆和期许。
  •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表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 前朝寺:指历史上存在的寺庙,蕴含了传统文化的厚重。
  • 沧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历史的洗礼。
  • 金粉:形容美丽的景象,可能是指富丽堂皇的艺术作品。
  • 漫作新亭感:随意地在新的亭子里感慨,表达了对新旧交替的感慨。
  • 江东自有才:指江东地区的人才辈出,体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冰若,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擅长古诗,作品常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反思。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常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表达了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在经历社会变迁的时代,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出人事沧桑,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名山的景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思考。开头两句“名山存宿诺,胜地许重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隐含了对往昔承诺的珍视,寄托了希望再访的情感。接下来的“指点前朝寺,徘徊旧日台”,则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回望,表现出对过去的反思与怀念。最后的“沧桑人物换,金粉画图开”,则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人与事的更迭,尤其是“江东自有才”的结尾,更是为全诗注入了希望与未来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新一代才俊的期待。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押韵的技巧,更在内容上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理解。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名山存宿诺:名山依旧承载着昔日的诺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眷恋。
  2. 胜地许重来:美丽的胜地期待着诗人再次光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 指点前朝寺:指引并回忆历史上的寺庙,唤起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4. 徘徊旧日台:在旧日的台上徘徊,充满了对过去的思念。
  5. 沧桑人物换:历史的变迁,人物已然不同,反映出时代的流转。
  6. 金粉画图开:美丽的景象如同画卷一般展开,象征着新的生活。
  7. 漫作新亭感:在新的亭子里随意感慨,表现出对新环境的适应。
  8. 江东自有才:江东地区有着众多的才俊,展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例如“名山存宿诺,胜地许重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名山、胜地、寺庙等意象,既承载了历史,又富有自然美。
  • 比喻与象征:金粉和画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繁荣的文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历史与未来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新生代的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历史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山: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胜地:代表着美好与向往,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
  • 寺庙:承载着宗教与历史的记忆,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厚重。
  • 新亭:象征着新的生活与时代的变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名山”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历史积淀
    • C. 现代城市
    • D. 旅行的目的地
  2. “江东自有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名山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反思
  3. 以下哪句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

    • A. 名山存宿诺
    • B. 沧桑人物换
    • C. 漫作新亭感
    • D. 指点前朝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历史的沧桑,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望庐山瀑布》: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参考资料:

  • 《李冰若诗文选》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晚立永兴寺前望西溪人家云山掩映在梅竹中 渔村即事 七月五日移寓准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韵 题洪编修 同友园初秋夜坐 乘月过古香精舍访萧琴客不遇 卧佛寺 园居漫兴 十一月九日子卿招饮湖亭为消寒第一集 广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形劫势禁 反躬 包含煞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袋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娱耳悦目 无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蚁膻鼠腐 酉字旁的字 断璧残璋 十八重地狱 屈造 默转潜移 闲荡 威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