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8:48
络纬泣寒更,飘庭玉露清。霜砧敲梦断,残月透帘明。病体谙秋气,乡心怨笛声。塞鸿尔何事,辛苦又长征。
秋虫在寒夜里悲鸣,庭院中的露水清冷而飘逸。霜打的砧板敲响了梦的断裂,残月透过窗帘显得明亮。我这病弱的身体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伴随着笛声而愈加怨恨。边塞的鸿雁,你为什么在此呢?我辛苦地踏上了漫长的征途。
李冰若(1879-1969),原名李瑶,字润之,号冰若,近现代诗人,生于四川,代表了20世纪初期的新诗潮流。其作品常表现出独特的情感细腻与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枕上作二首》其一创作于诗人身处困境和思乡之时,诗中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此时正值秋季,气候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形成了诗人内心的共鸣。
《枕上作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秋天哀愁与思乡情的诗作。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借助秋虫的鸣叫以及露水的清冷,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络纬泣寒更,飘庭玉露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既是对外界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霜砧敲梦断,残月透帘明”则在意象上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霜砧的敲打仿佛在提醒诗人梦的破灭,而透过窗帘的残月则象征着光明中带来的无尽孤独。接下来的“病体谙秋气,乡心怨笛声”中,诗人用自身的病痛与秋天的气候相联系,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的怨愤。
最后两句“塞鸿尔何事,辛苦又长征”追问鸿雁的归宿,借助鸿雁的形象来反映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强调了人生道路的艰辛与漫长。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层层递进,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令人感受到那种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情感与环境紧密结合,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中“络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昆虫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植物
答案:A
“霜砧敲梦断”中的“霜砧”主要象征什么?
A. 梦的破灭
B. 乡愁
C. 孤独
答案:A
诗中提到的“乡心怨笛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乡与怨恨
C. 无所谓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