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其一 题自画紫藤双蝶便面》

时间: 2025-05-06 02:07:39

诗句

开到藤花春已暮。

可奈东风,不肯将愁去。

一任绣床黏柳絮。

怜花只绕闲阶步。

蹴损苔痕无意绪。

移个鹦哥,挂在花深处。

教与夜来新谱句。

不知花外涟纤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7:39

原文展示:

开到藤花春已暮。可奈东风,不肯将愁去。一任绣床黏柳絮。怜花只绕闲阶步。蹴损苔痕无意绪。移个鹦哥,挂在花深处。教与夜来新谱句。不知花外涟纤雨。

白话文翻译:

藤花盛开时,春天却已过去。可怜的是东风,它并不愿意带走我的忧愁。我任由绣床上沾满了柳絮,怜惜花儿只在闲适的阶梯上徘徊。轻轻踩踏着苔痕,却没有什么情绪。移一只鹦鹉,让它挂在花深处。希望能为夜晚的新曲谱写几句,但不知花外正下着细雨。

注释:

  • 藤花:紫藤花,春天盛开的花。
  • 春已暮:春天已接近尾声,带有惆怅感。
  • 东风:象征春天和希望,但此处却无法带走忧愁。
  • 绣床:指的是装饰的床,表明生活的细腻。
  • 黏柳絮:形容春天柳絮纷飞,环境的闲适。
  • 蹴损苔痕:踩踏苔藓留痕,表现无意间的疏离感。
  • 鹦哥:鹦鹉,常用于象征美好和灵动。
  • 涟纤雨:细雨,象征忧愁和情感的细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斐仲,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内心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末,正是自然逐渐走向夏季的时节。诗人借用藤花的盛开与春天的逝去,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惆怅。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一》通过藤花的盛开与春天的逝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提到“开到藤花春已暮”,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末的场景,充满了惆怅的气息。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东风的不满,仿佛这股春风不仅未能带走他的忧愁,反而加深了他的孤独感。诗中的“绣床黏柳絮”描绘了一幅生活的细腻图景,尽管环境优美,内心的愁苦却是无法消散的。

诗人接着以“怜花只绕闲阶步”描绘了自己在花间徘徊的情景,脚下的苔痕无意间被踩踏,却又显得十分无情。最后,诗人希望能将鹦鹉挂在花深处,谱写夜晚的新曲,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外面的细雨所影响,这种细雨仿佛是对心事的温柔渗透,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为成功,通过春花、东风、鹦鹉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诗人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那种“花开花落”的无奈与惆怅,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到藤花春已暮:藤花盛开的景象与春天的结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
  • 可奈东风,不肯将愁去:东风未能带走心中的忧愁,表达了对时光和心情的无奈。
  • 一任绣床黏柳絮:生活的细腻与柔和,但柳絮的黏附又带来了一丝惆怅。
  • 怜花只绕闲阶步:对花的怜惜,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却又透出孤寂。
  • 蹴损苔痕无意绪:无意间踩踏苔藓,反映出内心的空虚。
  • 移个鹦哥,挂在花深处:希望鹦鹉的存在能带来一丝生动与美好。
  • 教与夜来新谱句:渴望在夜晚创作出新的乐章,表达对艺术创作的向往。
  • 不知花外涟纤雨:外面的细雨轻柔而细腻,象征着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比作带走忧愁的希望,实际上却未能成行。
  • 拟人:将东风赋予了情感,使其似乎有能力带走忧愁。
  • 对仗:诗中采用了对仗手法,使得意境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惋惜。通过对藤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敏感与深刻的感慨。诗人虽处于美好的环境中,却因内心的忧愁而无法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东风:象征希望与变化,但此处却带来无奈。
  • 鹦哥:象征生动与活力,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细雨:象征忧伤与柔情,渗透了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藤花”象征着什么?

    • A. 夏天的来临
    • B. 春天的结束
    • C. 秋天的落叶
  2. “可奈东风”中的“东风”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带走忧愁的希望
    • B. 冷酷的风
    • C. 温暖的阳光
  3. 诗人希望鹦哥能够做什么?

    • A. 向他倾诉
    • B. 挂在花深处
    • C. 带走忧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春景》 - 苏轼
  • 《满江红·写怀》 - 岳飞

诗词对比: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同样描写春天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而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则在气势上更为激昂,表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钱斐仲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解析》

相关查询

洞霄纪游 翠蛟峰 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韵 郎月行 九日滇府南楼 送李山人赴赵府兼寄谢茂秦 江行有怀 石城金谷 善卷坛 泊洞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皆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污手垢面 听其自然 止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明昭昏蒙 配殿 漫无边际 左右逢原 象话 包含屁的成语 塔然 逐新趋异 贫富悬殊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