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2:13
次前韵述怀
作者: 童冀 〔明代〕
倦客南游湘水濆,
故山猿鹤久移文。
半簪华发催年暮,
一榻青毡坐夜分。
季子已无衣卒岁,
相如徒有赋凌云。
昨宵又作还家梦,
茅屋分明见少君。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疲惫的旅人南游湘水,心中思念故乡的情感。故乡的猿鸣和鹤叫在耳旁回响。他的白发渐增,年岁已近暮年,坐在青毡上,夜已深沉。季子已无衣服度过寒冬,而相如的诗才却只能徒劳无功。昨夜又梦见回家,清晰地看见了故乡的茅屋和少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童冀,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旅途中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次前韵述怀》是一首充满浓厚乡愁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在南游途中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开篇“倦客南游湘水濆”,便传达了诗人疲惫而又迷惘的心情,湘水的清流与远山的猿鹤成为他心中对故土的隐喻。接下来的“半簪华发催年暮”,则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白发的增多让他更加感受到年华已晚的无奈。
而“季子已无衣卒岁,相如徒有赋凌云”更是通过引喻,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季子的无衣象征了生活的拮据,而相如的诗才却无法改变这一切,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后两句“昨宵又作还家梦,茅屋分明见少君”,则把整个情感推向高潮,梦中的茅屋和少君成为他心灵深处的寄托,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子”指的是什么?
诗人梦见的“茅屋”象征着什么?
“半簪华发催年暮”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