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27
红罗酒倩意丝丝。依旧好风姿。多少缠绵,几经怜惜,人语怕归迟。修蛾点绛情何限,纤手撚花枝。讳道相思,暗期密约,只有两心知。
这首诗中,红罗的酒意轻盈如丝,依旧显得风韵犹存。多少缠绵的情意,几度的怜惜,唯恐人们说话太久而耽误了归期。那修长的蛾眉点缀着绛色的情意何其无穷,纤细的手指轻轻扭动着花枝。虽然讳言相思,却暗中约定,只有我们两人心中明白。
作者介绍:吴湖帆(1894-1968),字子骏,号湖帆,晚号江南老叟,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词常以优雅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虽处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却显示出一种温柔和柔弱的美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关注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少年游 其二》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描述。开头以“红罗酒倩意丝丝”起笔,描绘了一幅华美的图景,红色的绸缎与酒意交融,意境中渗透着一种缠绵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多少缠绵,几经怜惜”句子,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回忆与珍视,显示了在爱情中难以割舍的情意。
诗中“人语怕归迟”则隐含了一种对世俗干扰的避让,表达了对恋情的保护和珍惜。接下来的“修蛾点绛情何限”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情感的深邃,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情的共鸣。最后,“讳道相思,暗期密约”更是将诗人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意提升到了一个更为神秘的境界,只有心中默契的两人才能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缠绵与美好,情感真挚且含蓄,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爱情的缠绵与隐秘展开,强调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与默契,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爱情的细腻理解与描绘。
诗词测试:
诗中的“红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一种绸缎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修蛾点绛”中的“修蛾”比喻什么?
A. 眼睛
B. 眉毛
C. 嘴唇
D. 手指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友情
B. 爱情
C. 家庭
D.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