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5:22
少年游 偶闻婢语明日三九
作者: 沈曾植 〔清代〕
九叠屏风取次张。
九派下浔阳。
九九图中,燕脂催点,春事九回肠。
情知不是长安路,
九面误衡湘。
稽首灊云,
九天司命,
九鳸问归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诗人在屏风前闲坐,听见婢女的谈话,明天将是寒冬的三九天。诗中提到九条河流汇聚,春天的景象如同在图画中绽放,情感在心中翻涌,却又明白这条路并非通往长安,心中感慨万千。最后,诗人向天上的神明祈求,渴望能有一只神鸟带来归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曾植(1848-1924),字适之,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尤以情感细腻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春意的描绘,表达对美好生活和安定社会的向往。
《少年游 偶闻婢语明日三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临近时的喜悦与期待。诗人在屏风前,听到婢女的对话,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即将到来的温暖,然而“九面误衡湘”的句子则流露出一丝惆怅,暗示着人生的复杂与曲折。诗中反复出现的“九”字,既有数量的象征,也传达了对命运的敬畏和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生与死、春与冬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九叠屏风取次张。
描述屏风的华丽与居所的雅致,构建出一个优雅的环境。
九派下浔阳。
意象描绘了长江水流,暗示春天的到来。
九九图中,燕脂催点,春事九回肠。
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表现内心的激荡和情感的丰富。
情知不是长安路,
意味着人生的复杂,明白美好生活并非易得。
九面误衡湘。
表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不确定。
稽首灊云,
表达对天命的尊重与敬畏。
九天司命,
寻求神明的庇护与指引。
九鳸问归装。
期待神鸟带来希望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复杂性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命运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叠屏风”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华丽的居所
C. 自然的景色
“九鳸问归装”中,“鳸”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命的归宿
B. 美丽的装饰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沈曾植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的动荡与时代的悲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