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3:49
《满江红 其二》
作者:陈维崧
亦复何伤,终不掩文章光价。
曾抵突不知屈宋,何论沈谢。
一曲楚声愁筑破,半生情泪如铅洒。
尽腹中容得百千人,如卿者。
好觅个西村罅,竟须在南山下。
结斩蛟射虎,疏狂之社。
梦里悲欢槐国蚁,世间得丧邻翁马。
语前驺叱驭且从容,余归也。
这又有什么伤害呢?终究不会掩盖我文章的光辉与价值。曾经在突围中不知屈服于宋国,何必再提沈佺期和谢道韫的遭遇。一曲楚地的哀歌使我愁苦不已,半生的情感如同铅水般洒落。我心中能容得下成百上千的人,如你这样的人,真希望能在西村的缝隙中找到一个知音,最终还是要在南山下寻求归宿。结草为席,斩蛟射虎,聚集在一起的狂放之士。在梦中经历悲欢离合,世间的得失如同邻家的翁马。我在言语前悠然自得,准备归去。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60-1711),字仲明,号白石,江苏常熟人,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失落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价值的坚守。
《满江红 其二》是陈维崧的一首抒怀之作,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以“亦复何伤”引入,表现出一种洒脱和不羁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外界压力的淡然。接着,诗人回忆曾经的经历,强调了自己在逆境中屹立不倒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对理想的执着,使得诗歌充满了力量。
诗中的“楚声”与“情泪如铅洒”则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邃与复杂,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怀念。通过对“百千人”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内心的宽广与包容,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理想。
最后,诗人在梦中体验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哲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切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豪放与细腻并存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坚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陈维崧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朝
B. 宋朝
C. 清朝
诗中提到的“楚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
C. 激昂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家国的忠诚
B. 对个人价值的坚守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维崧的《满江红 其二》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方式。
以上是对《满江红 其二》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