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4:17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收者易,见者难。见者易,用则难。见得用得,二无两般。閒把一枝归去笛,夜深吹过汨罗湾。
摩尼珠,世人难以识别,只有如来佛在其藏中亲自收纳。收纳的容易,见到的却难。虽然见到的容易,但使用起来却不简单。若能见到并使用,那便是两者合一。闲暇时拿起一支笛子,在夜深时分吹奏,声音穿过汨罗湾。
释宗演,宋代著名僧人和诗人,精通佛学,诗风清新脱俗,常用诗歌抒发对人生与佛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宗教思想与文人情怀交织,诗人通过摩尼珠的象征,表达对真理的追求与内心的思索。
《颂古二十四首》中的这首诗运用了佛教哲理,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摩尼珠”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收”与“见”的对比,探讨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诗的最后一句“闲把一枝归去笛,夜深吹过汨罗湾”,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个人的情感与孤独,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怀念与共鸣。
这首诗不仅涉及佛教深邃的思想,也渗透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反思。通过简单的意象,诗人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真理的理解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以及诗人追寻智慧与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摩尼珠的象征,诗人传达了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与对人世间复杂情感的思考。
摩尼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如来”指的是谁?
“收者易,见者难”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