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应天塔》

时间: 2025-04-22 01:28:12

诗句

宝林寺里应天塔,老子题诗最上头。

九日登高望南北,青天咫尺是神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1:28:12

原文展示:

九日登应天塔
作者: 李孝光 〔元代〕
宝林寺里应天塔,老子题诗最上头。
九日登高望南北,青天咫尺是神州。

白话文翻译:

在宝林寺的应天塔上,老子曾在塔顶题写诗句。九月九日这天登高远望,晴空万里,神州大地尽收眼底。

注释:

  • 宝林寺:位于应天(今河南省郑州市),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 应天塔:位于宝林寺内,是古代著名的塔建筑。
  • 老子:指道教创始人老子,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传统节日。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象征着华夏大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孝光,元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观。其诗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寄托了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九日登应天塔》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中,选择登高望远,不仅符合节日习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应天塔和老子题诗,既引入了历史文化的背景,也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接着,诗人通过“九日登高望南北”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传达了对祖国辽阔大地的热爱与眷恋。最后一句“青天咫尺是神州”则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谊与自豪感,令人感受到一种胸怀天下的豪情。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沉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敬仰。此外,诗中通过对比与空间的扩展,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使得整体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宝林寺里应天塔”:引入地点,设置诗的背景。
    • “老子题诗最上头”:提到老子,强调文化与历史的深厚。
    • “九日登高望南北”:描写节日活动,表现诗人登高的情景。
    • “青天咫尺是神州”:表达对祖国的强烈归属感与自豪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登高望南北”,字句对称,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青天”比作祖国的广阔,传达出无限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展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宝林寺:象征着宗教与文化的交融。
  • 应天塔:代表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 九日:重阳节,象征着团圆与长寿的美好祝愿。
  • 青天:象征着广阔无垠与明朗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元宵节
    D. 端午节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天咫尺是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
    A. 对
    B. 错

答案

  1. B
  2. 神州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的《登高》,两首诗均表现了登高的情景与感情,但杜甫的诗更强调人生的苦涩与无奈,而李孝光的诗则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形成对比,展示出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心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中国古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昭君怨 昭君怨 春尽前三日过北洼空军医院 昭君怨 其二 昭君怨 其一 梅意 昭君怨 昭君怨·学道须凭一志 昭君怨·坐后谈禅说道 昭君怨 昭君怨·门外春风几度 昭君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仰视俯育 金戈铁甲 靑字旁的字 开结尾的成语 抽丁拔楔 玉璬 日字旁的字 首演 包含罔的成语 恋酒贪色 戈字旁的字 英悍 肴膳 閠字旁的字 不得人心 人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