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时间: 2025-08-02 03:33:24

诗句

泽国重阳花较迟,得花虽□□愁余。

家家人醉鸡豚社,独对西风忆鱠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3:33:24

原文展示:

泽国重阳花较迟,得花虽愁余。家家人醉鸡豚社,独对西风忆鱠鱼。

白话文翻译:

在泽国的重阳节,菊花开得较晚,虽然有花也让我感到忧愁。每家每户的人都在醉酒庆祝鸡豚的祭典,唯有我独自面对着西风,想起了那美味的鱠鱼。

注释:

  • 泽国:指水泽丰饶的地区,这里可以理解为南方。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
  • 得花:指得到花,意指虽然有花,但心情却愁苦。
  • 鸡豚社:指用鸡和猪作为祭品的社祭活动。
  • 鱠鱼:一种传统的凉拌鱼,味道鲜美,常在节日中享用。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常与菊花相联系,有“登高”和“赏菊”的习俗。诗中提到的“鱠鱼”则是地方性的美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节日习俗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傅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代表了当时的文人风貌。他的诗作以清新隽永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身处泽国,虽有节日的气氛,但内心却感到孤独和愁苦,反映了他对家乡和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提到“泽国重阳花较迟”,将时节的特点与地理环境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虽然到了重阳节,然而花开的晚,似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节日的孤寂。“得花虽愁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却因孤独而感到忧伤。接着描写了“家家人醉鸡豚社”,描绘出欢庆的场景,但在热闹中,诗人却感到自己是一个局外人。“独对西风忆鱠鱼”则使得诗的情感达到高潮,西风的凛冽与温暖的回忆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亲友的思念。整首诗用清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孤独,具有深刻的情感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泽国重阳花较迟:描绘了重阳节的时令特征,暗示着环境的特殊性。
  • 得花虽愁余:虽有花开,但心中仍是愁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 家家人醉鸡豚社:描写了周围人们的欢庆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 独对西风忆鱠鱼:通过“独对”展现诗人的孤独,忆起美味的鱠鱼,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欢庆的热闹与独自的孤寂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
  • 意象:西风、菊花、鱠鱼等意象,均具有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个人在节日中的孤独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和对传统文化的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着团圆与怀旧。
  • 菊花:代表着高洁与坚韧。
  • 西风:象征着孤寂与冷清。
  • 鱠鱼:象征着乡愁与美好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鱠鱼”代表什么?

    • A. 一种节日美食
    • B. 一种花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植物
  3. 诗人的情绪是:

    • A. 欢喜
    • B. 忧愁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重阳节的思念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陈傅良与王维:两位诗人都在重阳节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但陈傅良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兄弟情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看弄潮回 聚景园口号二首 聚景园口号二首 菊花 菊花 静对 荆棘中见梅花 焦山 江居晓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独霸一方 专房 镸字旁的字 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连钱马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年华垂暮 爿字旁的字 食指繁多 无字旁的字 全宗 摛章绘句 絶踪 包含潮的成语 江汉朝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