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三良》

时间: 2025-04-24 16:28:44

诗句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28:44

原文展示

咏三良
作者:陶渊明 〔魏晋〕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三位良友的敬仰与怀念。他们曾经在世时,自己虽身处高位,却常常担忧自己会被遗忘。虽然辛勤工作,却总觉得自己的功绩微不足道。尽管自己对君主忠心耿耿,但最终却被私人情感所困扰。出门时总是陪伴着文人雅士,必然会有人侍奉在身边。遵循的规矩已经形成,计策的初衷也并没有错。然而,当自己一朝长逝之后,希望能同这些朋友一同归去。对厚重的恩情难以忘怀,君主的命令又怎么能违背呢?在临近墓穴时,内心充满疑虑,投向义气的志向似乎渺茫。荆棘覆盖着高坟,黄鸟哀鸣声声入耳。良友无法再赎回,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

  1. 弹冠:指佩戴官帽,象征官职。
  2. 乘通津:泛舟于宽阔的水面,喻指出入仕途。
  3. 惧时我遗:担心自己在世时被遗忘。
  4. 忠情谬获露:忠心的情感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5. 文舆:文人的车驾,指文人圈子。
  6. 丹帷:红色的帷幕,象征华美的生活环境。
  7. 厚恩:深厚的恩情,指对朋友或君主的感激。
  8. 荆棘:荆棘丛生,象征坟墓的荒凉与悲伤。
  9. 泫然:形容泪流满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的诗歌以表现田园生活、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强调自然与人性和谐,作品具有朴素和深邃的特点。

创作背景

《咏三良》创作于陶渊明隐居后期,诗中表达了对于生死、友情的深切思考。作为一位隐士,陶渊明在仕途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人际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

诗歌鉴赏

《咏三良》是一首深情的怀友之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整首诗采用了抒情的手法,情感真挚而深沉。首先,诗中反复提到对时光流逝的惧怕,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其次,诗人在表达忠诚时,虽然身处高位,却感到自己的功绩微不足道,这种谦卑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个人价值的反思。诗中提到的“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则通过对死亡的描绘,传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无尽哀伤与惋惜。这种情感不仅是对友人的追忆,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慨,生死离别,难以割舍,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弹冠乘通津:以官帽自豪,乘舟而行,暗示身处高位。
  2. 但惧时我遗:担忧自己被时间遗忘,流露出对名声的担忧。
  3. 服勤尽岁月:辛勤工作耗尽了岁月,体现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4. 常恐功愈微:时常害怕自己的功劳越来越微薄,表现出谦虚。
  5. 忠情谬获露:忠心的情感未能得到体现,强调内心的苦闷。
  6. 遂为君所私:心中私情与公事相互纠缠,反映内心的矛盾。
  7. 出则陪文舆:出门时必然陪伴文人,显示出社交的活跃。
  8. 人必侍丹帷:有人在背后支持,反映出人际关系复杂。
  9. 计议初无亏:最初的计划没有问题,暗示事情的复杂性。
  10. 愿言同此归:希望在死后与友人一同归去,表达对友情的向往。
  11. 君命安可违:君主的命令怎么能违背,体现对权威的尊重。
  12. 临穴罔惟疑:在临近墓穴时产生疑虑,反映对死亡的思考。
  13. 投义志攸希:投身于义气的希望渺茫,内心的无奈流露。
  14. 荆棘笼高坟:高坟被荆棘覆盖,象征死亡的孤寂与悲凉。
  15. 黄鸟声正悲:黄鸟的哀鸣声传达出哀伤的气氛。
  16. 良人不可赎:无法再赎回的良友,表达了深切的怀念。
  17. 泫然沾我衣:泪水打湿衣裳,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友情比作深厚的恩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黄鸟的悲鸣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三位良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的情感真挚而细腻,反映出陶渊明对人生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弹冠:象征仕途与地位。
  2. 荆棘:象征死亡和生命的脆弱。
  3. 黄鸟:象征哀伤与悲鸣,反映内心情感。

文化内涵

  • 弹冠的意象反映了士人的自豪与地位的脆弱。
  • 荆棘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困难和死亡相联系,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常与脆弱的感悟。
  • 黄鸟的哀鸣则是对逝去生命的追思,展现了人文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担心自己被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 A. 对功劳的担忧
    • B. 对友人的怀念
    • C. 对时间的感慨
    • D. 对名声的追求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表达了对_____的哀伤。

  3. 判断题:陶渊明在诗中表现出对君主的强烈反感。 (对/错)

答案

  1. A
  2. 友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另一部代表作,描绘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
  • 《归园田居》:表达了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心情,与《咏三良》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陶渊明的《咏三良》更多展现了对友情的细腻描写和对生命的惆怅,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陶渊明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 《魏晋南北朝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为某君嘉礼赋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冬至)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十八 彼岸花 减字木兰花(胜之)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牵萦 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蹑蹻担簦 单耳刀的字 恫瘝在抱 田字旁的字 一蛇两头 休养生息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比字旁的字 头眼 形劫势禁 色字旁的字 日臻完善 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美睡 真凭实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