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风》

时间: 2025-05-02 14:57:36

诗句

干了岩犀奔拒霜,又催茱菊趁重阳。

白苹红蓼仓黄染,冷笑西多有底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7:36

原文展示:

干了岩犀奔拒霜,又催茱菊趁重阳。白苹红蓼仓黄染,冷笑西多有底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干燥的岩石上,犀牛奔跑着抵御霜冻;同时,茱萸花也在催促着赶来庆祝重阳节。白色的苹草和红色的蓼草在仓库中被染成了黄色,冷笑着对西边的人们说,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注释:

  • 岩犀:犀牛的一种,生活在干燥的岩石环境中。这里比喻坚韧、强大。
  • 拒霜:抵御霜冻,象征着勇敢和坚韧。
  • 重阳:指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一个传统节日,盛行于礼仪和风俗。
  • 白苹红蓼:苹草和蓼草,常见的植物,寓意生机。
  • 仓黄染:指仓库中物品的颜色变化,象征着丰收。

典故解析: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登高”习俗,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茱萸在重阳节时常用作佩戴的植物,具有避邪的寓意。诗中提到的“冷笑”则可能反映了对繁忙的生活和世俗的嘲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擅长五言绝句,其作品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季,正值重阳节前夕,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中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在节日来临时的忙碌与焦虑。

诗歌鉴赏:

《西风》是一首极具秋天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秋风所带来的萧瑟和丰收的双重情感。开头的“干了岩犀奔拒霜”描绘了一幅坚韧不拔的画面,犀牛在干燥的岩石上奔跑,象征着在严酷环境中生存的勇气。接着提到“又催茱菊趁重阳”,不仅呼应了时节的变化,也暗示了人们对节日的期待与准备。诗中的“白苹红蓼仓黄染”则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然而,诗人在最后一句“冷笑西多有底忙”中流露出一丝对世俗繁忙的讽刺,似乎在质疑人们在追求物质与节日庆祝中所付出的代价。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庆与沉思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干了岩犀奔拒霜:描绘犀牛在干燥环境中抵御寒霜,表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2. 又催茱菊趁重阳:提到重阳节,暗示人们为了节日而忙碌,体现生活节奏的紧凑。
  3. 白苹红蓼仓黄染:描绘秋天的丰收,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希望。
  4. 冷笑西多有底忙:对人们忙碌的生活态度进行讽刺,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冷淡与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犀牛与霜,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对仗:如“白苹红蓼”,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拟人:将植物赋予情感,冷笑的形象使得诗意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对节日的期待与对繁忙生活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在欢庆与冷静之间的情感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石:象征坚韧与孤独。
  • 茱萸:象征长寿与节日的期盼。
  • 苹草与蓼草:象征生命的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八月十五
    B. 农历九月九日
    C. 农历十月初一

  2. 诗中“冷笑”的对象是指: A. 西边的人
    B. 自然环境
    C. 诗人自己

  3. 诗中“干了岩犀”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坚韧
    C.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描绘自然与田园生活。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但《西风》更注重秋季的情感对比,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强调生命的循环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裴节度使寿 西江月 即席呈吴节判二首 其十二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九日忆兄妹 西江月 书怀 西江月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珠帐 工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秦灰 榆木脑袋 好丹非素 吊开头的成语 曰字旁的字 包含罕的词语有哪些 缂绣 揭揭巍巍 神愁鬼哭 细皮白肉 负重涉远 色字旁的字 日久岁深 止字旁的字 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