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光书怀》

时间: 2025-04-29 07:18:37

诗句

竹窗镫火足相陪,惟怕梅花画角催。

我欲欹眠寻好梦,照人隙月更徘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18:37

夜光书怀

作者: 陈著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竹窗镫火足相陪,惟怕梅花画角催。我欲欹眠寻好梦,照人隙月更徘徊。

白话文翻译:

在竹窗边,灯火充足伴我左右,只怕梅花的钟声催促我离去。我想侧身入睡,寻找美好的梦境,却发现照在我身上的月光更是徘徊不去。

注释:

  • 竹窗: 用竹子制成的窗户,透光性好,诗人常用来营造清幽的氛围。
  • 镫火: 指油灯的火光,象征温暖和陪伴。
  • 梅花画角: 梅花开放时所发出的声响,或指梅花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欹眠: 侧身入眠,形容想要安静入睡的状态。
  • 隙月: 透过窗隙照进来的月光,带有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仲华,号天泉,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某个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借着灯光和月光沉思,反映了他对孤独及美好梦境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

诗歌鉴赏:

《夜光书怀》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环境,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梦境的渴求。诗的开头用“竹窗”和“镫火”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温馨的氛围,竹窗透出的微光和灯火的相伴,仿佛让人感受到一丝安慰。然而,接下来的“惟怕梅花画角催”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结束,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跃然纸上。接下来,诗人想要“欹眠”,但又被“照人隙月”所打扰,月光的照耀不仅照亮了他的身体,也照亮了他的内心,让他无法进入梦境。这种渴望美梦却又受现实困扰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既有对孤独的感慨,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堪称宋代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竹窗镫火足相陪: 在竹窗下,灯火明亮,给我带来陪伴。
    • 惟怕梅花画角催: 只怕梅花的钟声会催促我离开这静谧的时光。
    • 我欲欹眠寻好梦: 我想侧身入睡,追寻那美好的梦境。
    • 照人隙月更徘徊: 照射在我身上的月光却在徘徊,不愿离去。
  • 修辞手法:

    • 对仗: 首句与第二句呈现出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 月光被赋予了徘徊的行为,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夜晚的感慨和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 竹窗: 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镫火: 代表温暖和陪伴。
  • 梅花: 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月光: 代表孤独与思索,照亮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窗”的意象代表什么? A. 宁静
    B. 喧闹
    C. 迷茫
    答案: A

  2. “惟怕梅花画角催”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孤独
    答案: B

  3. 诗人想要追寻什么? A. 财富
    B. 美好梦境
    C. 名声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夜晚的思绪与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月光与个人情感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比较《夜光书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有对月光的描写,但前者更为沉静,后者则更显豪放与洒脱。两首诗的情感基调和意象展现出各自作者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九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八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七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六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三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二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一 丁巳九月梦与范季沾同登北潭之临芳亭觉而作诗记其事以示范 淮南道中五首 其五 淮南道中五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蚨的词语有哪些 月竪 炀器 西字头的字 口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骐骥一毛 包含袂的成语 向上一路 包含鉴的成语 望影揣情 黽字旁的字 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兼收并录 脸急 裤袜 麦字旁的字 持刀弄棒 烁石流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