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平等院》

时间: 2025-05-04 10:22:34

诗句

十里城中一院僧,各持巾钵事南能。

还应笑我功名客,未解嫌官学大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2:34

原文展示:

题平等院 薛能 〔唐代〕 十里城中一院僧,各持巾钵事南能。 还应笑我功名客,未解嫌官学大乘。

白话文翻译:

在十里城中的一座寺院里,有一位僧人,他们各自拿着巾和钵,从事南能的事务。 他们或许会嘲笑我这个追求功名的人,因为我未能理解并嫌弃官场学习大乘佛法的深意。

注释:

  • 十里城:指城市的范围。
  • 一院僧:指寺院中的僧人。
  • 巾钵:僧人使用的物品,巾用于擦拭,钵用于盛食物。
  • 南能:指南宗禅,禅宗的一个流派。
  • 功名客:追求功名的人。
  • 大乘:佛教的一个派别,强调普渡众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佛教和世俗功名的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访问一座名为平等院的寺院时所作,通过对比僧人的生活和自己的世俗追求,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某种向往或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僧人和功名客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反思和对佛教生活的向往。诗中“十里城中一院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寺院环境,与“功名客”的繁忙世俗形成鲜明对比。僧人“各持巾钵事南能”,专注于佛法修行,而“功名客”则“未解嫌官学大乘”,暗示了对世俗追求的怀疑和对佛教深意的渴望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佛教文化的兴趣和对自己生活道路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寺院的位置和僧人的生活状态。
  • 第二句具体描述了僧人的日常活动,强调他们对佛法的专注。
  • 第三句引入了作者自己的身份,即“功名客”。
  • 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理解佛教深意的自嘲和反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僧人和功名客的生活对比,突出主题。
  • 自嘲:作者以“功名客”的身份自嘲,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僧人和功名客生活的对比,探讨了世俗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十里城:象征繁忙的世俗世界。
  • 一院僧:象征宁静的佛教生活。
  • 巾钵:象征僧人的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能”指的是什么? A. 南方的能力 B. 南宗禅 C. 南方的能量 答案:B

  2. 作者在诗中自称为哪种人? A. 僧人 B. 功名客 C. 学者 答案:B

  3. 诗中的“大乘”是指什么? A. 大车 B. 佛教的一个派别 C. 大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薛能的《题平等院》都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薛能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佛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
  • 《中国佛教史》:了解佛教在唐代的发展和影响。

相关查询

少年游(玉腊梅枝) 少年游 其二 过淮城口占,有序 少年游 少年游 为春航题名小青墓作,用虑尊韵 少年游•席上有赠 少年游 旧婚 少年游 念往 少年游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少年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抽薪止沸 三点水的字 刚柔相济 挠挑 包含白的成语 卤字旁的字 相与为一 欠字旁的字 暮云亲舍 人痾 夺人 夕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漫天盖地 拟非其伦 解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