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1:3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1:36:09
送浙东王大夫 薛能 〔唐代〕
天爵擅忠贞,皇恩复宠荣。 远源过晋史,甲族本缑笙。 亚相兼尤美,周行历尽清。 制除天近晓,衙谢草初生。 宾客招闲地,戎装拥上京。 九街鸣玉勒,一宅照红旌。 细雨当离席,遥花显去程。 佩刀畿甸色,歌吹馆桥声。 騕褭从秦赐,艅艎到汴迎。 步沙逢霁月,宿岸致严更。 渤澥流东鄙,天台压属城。 众谈称重镇,公意念疲甿。 井邑曾多难,疮痍此未平。 察应均赋敛,逃必复桑耕。 隼重权兼帅,鼍雄设有兵。 越台随厚俸,剡硾得尤名。 夜蜡州中宴,春风部外行。 香奁扃凤诏,朱篆动龙坑。 报后功何患,投虚论素精。 徵还真指掌,感激自关情。 旧业怀昏作,微班负旦评。 空馀骚雅事,千古傲刘桢。
全诗翻译: 天赐的爵位体现了忠诚和正直,皇恩再次赋予了荣耀。 远祖的事迹超越了晋朝的历史,家族原本就如同缑笙般高贵。 作为次相兼有美德,历经周朝的清廉。 制度改革接近黎明,衙门前的草刚刚发芽。 宾客招待在闲适之地,穿着戎装前往京城。 九条街道上玉勒鸣响,一宅院中红旗飘扬。 细雨中离开宴席,远处的花朵预示着旅程。 佩刀映照着京畿的色彩,歌声和吹奏声在馆桥上回荡。 从秦地赐予的骏马,到汴京迎接的船只。 在沙滩上遇到晴朗的月亮,在岸边过夜准备严整的更次。 渤海流向东方边陲,天台山压在属城之上。 众人谈论着重要的城镇,公爵心中挂念着疲惫的百姓。 城市曾经历多次灾难,创伤至今未平。 考察应当公平征税,逃亡者必须恢复耕作。 鹰隼般的权力兼任统帅,鳄鱼般的雄壮设有军队。 随高薪在越地任职,因才能出众而得名。 夜晚在州中举行宴会,春风中在外行走。 香奁紧闭凤诏,朱篆在龙坑中动摇。 报答后的功绩何须担忧,投身虚幻中谈论纯粹的精粹。 征召回归易如反掌,感激之情自然关乎内心。 旧业怀揣昏暗的作为,微小的班次承担清晨的评价。 空留骚雅之事,千古傲视刘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薛能(约817-880),字大拙,唐代诗人,官至太子少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薛能为浙东王大夫送行而作,表达了对王大夫的敬佩和祝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薛能为浙东王大夫送行而作。王大夫在浙东任职期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薛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大夫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王大夫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作者对王大夫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天爵”、“皇恩”、“远源”、“甲族”等,体现了王大夫的高贵和荣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井邑曾多难”、“疮痍此未平”等,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王大夫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作者对王大夫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现了王大夫的高贵和荣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爵擅忠贞”中的“天爵”指的是什么? A. 天赐的爵位 B. 天上的爵位 C. 天子的爵位 D. 天地的爵位
诗中“远源过晋史”中的“晋史”指的是什么? A. 晋朝的历史 B. 晋国的历史 C. 晋代的历史 D. 晋地的历史
诗中“亚相兼尤美”中的“亚相”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