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00:23
紫宸拜赐鸣双笏,
皂盖颁春佩左符。
膺门昔忝登龙客,
董墓今悲下马人。
感恻复何言。
紫宸殿上赐予我双笏,
皂盖下颁发春天的符佩。
昔日我曾荣登龙门,
如今在董墓前惋惜下马的人。
感慨之情,无以言表。
作者介绍:刘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在刘旦经历了一些个人或社会的变故后所作,通过对权力和地位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昔日荣华的场景,通过紫宸殿和双笏的意象,凸显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后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特别是提到董卓的墓,暗示着权力的短暂和易逝。作者在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从权力的巅峰到失落的落差,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最后一句“感恻复何言”,更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凝聚成一声叹息,表明无论是对历史的惋惜,还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都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昔日的荣耀与今日的悲惨,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兴衰、权力变迁的感慨,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测试:
“紫宸”指代什么?
“董墓”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