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8:45
春云怨 春雨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一宵风雨,
将小窗曙色,朦胧勒住。
惊起数声啼鸟,多在碧烟深重处。
肥绿欺人,瘦红欲尽,
流水无情向南浦。
红药多憨,翠胎未吐,
还遣花期误。
问春拟向何方去,
怕芳草天涯,萋萋非故。
记得年时踏青路,
燕子重来,梦里楼高,
望迷烟树。
桃叶难凭,流莺不管,
自绾柳丝低诉。
整夜的风雨,
将小窗外的曙光,朦胧地挡住。
惊起几声啼鸟,许多在碧烟深重的地方。
肥绿的草色令人欺瞒,瘦红的花朵即将枯萎,
无情的流水向南岸奔去。
红药花还显得憨态可掬,翠胎的花苞尚未吐露,
仿佛还在错过花期。
问春天将往何处去,
怕那芳草天涯,萋萋的草并非故乡的景象。
记得那年春天踏青的路,
燕子又回来了,梦中楼阁高耸,
望着迷雾中的树影。
桃叶难以依靠,流莺也不再关心,
只好自己轻轻绾起柳丝,低声诉说。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而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春云怨 春雨》是一首生动地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作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篇即以“风雨”引入,既有春天的气息,又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忧伤。诗中“惊起数声啼鸟”一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随后的“流水无情”则转向感伤,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流逝。
王夫之通过对比“肥绿”和“瘦红”,表现了春天的丰富与脆弱。这种对比不仅传达了春日的美丽,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接着,诗人质问春天的去向,显露出对未来的不安和失落。最后,回忆过去踏青的场景,燕子的归来与梦中景象的描写,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整首诗情感细腻,融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于一体,展现了王夫之对春天的深刻理解与独特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春天美好与无情流逝的感慨,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深思索。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春云怨 春雨》的作者是谁?
诗中“流水无情向南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肥绿欺人,瘦红欲尽”中的“肥绿”与“瘦红”分别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春云怨 春雨》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王夫之更侧重于个体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