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45
一剪梅·是是非非横口开
作者: 姬翼 〔元代〕
是是非非横口开。
颠颠倒倒,百种乖崖。
仙凡何地可安排。
万事无根,空去空来。
一点灵明大矣哉。
茫茫今古,空有全该。
巫咸休作杜权猜。
魔魅难窥,宝鉴当台。
这首词在探讨是非对错,纷纷扰扰地交织在一起。各种事情都显得颠倒错乱,令人感到无奈。仙人和凡人之间的界限何在,万事万物都没有根基,空来空去,似乎都没有意义。唯有一点灵明,才是真正的智慧。今古之间,许多事情都是空虚而无所谓的,巫师和杜甫的权谋也不必再去猜测。那些魔魅的东西难以看透,真正的宝鉴却在于内心的明晰。
姬翼,元代诗人,生平多作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关注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此词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反映出诗人对是非纷争的感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词中的哲理,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
这首《一剪梅》通过对是非、纷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头的“是是非非横口开”,直接引入主题,显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是非的争论,反映出一种社会的混乱。诗中“颠颠倒倒,百种乖崖”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那种让人困惑的状态,仿佛一切都在颠覆,无法理清。
接下来的“仙凡何地可安排”则进一步引发对人生命题的思考,仙人与凡人的界限在此模糊不清,暗示着人们对超越现实的渴望。同时,诗人提出“万事无根,空去空来”,传达了人生的虚无感,似乎一切努力都难以扎根,最终只剩下空虚。
在探讨无常与空虚之余,诗人又强调“一点灵明大矣哉”,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在纷乱中寻找智慧。最终,诗人以“魔魅难窥,宝鉴当台”收尾,表达了对内心明晰的追求,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对自身心灵的洞察,而非外界的纷扰。
整首词在哲理与感悟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使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寻找内心的智慧与平和。
整首诗歌通过对是非、空虚的探讨,强调智慧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深处明晰的追求。
“是是非非”指的是什么?
诗中“万事无根”意味着什么?
“一点灵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