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乱后行经吴御亭》

时间: 2025-04-22 01:20:37

诗句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1:20:37

原文展示:

乱后行经吴御亭 庾肩吾 〔南北朝〕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

白话文翻译:

站在邮亭回望,风尘弥漫千里天昏。 青袍与春草不同,白马指向吴门。 獯戎阻塞伊洛,杂种扰乱轘辕。 辇道如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深奥,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正凭七庙策略,誓要雪五陵冤。 人事如今如此,天道与谁论。

注释:

  • 邮亭: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 风尘:比喻战乱或动荡的局势。
  • 青袍:指官员的服饰。
  • 白马:指吴地的标志。
  • 獯戎:古代对西北民族的称呼。
  • 伊洛:指伊水和洛水,代指中原地区。
  • 杂种:指混杂的民族或势力。
  • 轘辕:指战乱中的车辙。
  • 辇道:皇帝的车道。
  • 休明鼎:指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 秉礼国:指遵守礼仪的国家。
  • 殷牖爻:指《易经》中的卦象,比喻深奥的道理。
  • 尧城吏:指贤能的官员。
  • 七庙略:指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五陵冤:指五陵地区的冤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肩吾,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感慨。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悲愤。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诗人行经吴御亭时,目睹战乱后的景象,感慨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遂作此诗以抒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战乱的悲愤。诗中“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而“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乱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诗人在诗中多次使用典故和象征,如“獯戎鲠伊洛”、“休明鼎尚重”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诗人站在邮亭回望,看到的是风尘弥漫,千里天昏的景象,象征战乱带来的混乱和不安。
  2.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青袍与春草形成对比,白马指向吴门,暗示战乱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3.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獯戎阻塞伊洛,杂种扰乱轘辕,描绘了战乱中的混乱局面。
  4.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辇道如同关塞,王城似太原,表达了战乱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5.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强调了国家的稳定和礼仪的重要性。
  6.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殷牖爻虽深奥,尧城吏转尊,表达了诗人对贤能官员的期待。
  7.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抒发了诗人对战乱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8.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方凭七庙策略,誓要雪五陵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重大决策的期待和对冤屈的雪洗。
  9.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人事如今如此,天道与谁论,表达了诗人对天道的思考和对人事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尘千里昏”比喻战乱的混乱局面。
  • 对比:如“青袍异春草”对比战乱前后的社会秩序。
  • 典故:如“獯戎鲠伊洛”引用历史典故,增强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悲愤,强调了国家的稳定和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对贤能官员的期待和对冤屈的雪洗。

意象分析:

  • 风尘:象征战乱的混乱和不安。
  • 青袍:象征官员的服饰,与春草对比,突出了战乱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 白马:象征吴地的标志,指向战乱的地点。
  • 獯戎:象征西北民族的威胁。
  • 伊洛:象征中原地区,代指国家中心。
  • 杂种:象征混杂的民族或势力,扰乱国家秩序。
  • 辇道:象征皇帝的车道,如同关塞,表达了战乱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 休明鼎:象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 秉礼国:象征遵守礼仪的国家。
  • 殷牖爻:象征深奥的道理,比喻国家的重大决策。
  • 尧城吏:象征贤能的官员。
  • 七庙略:象征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五陵冤:象征五陵地区的冤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B. 春天的美丽景象 C. 城市的繁华景象 答案:A

  2.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中的“青袍”和“白马”分别象征什么? A. 官员的服饰和吴地的标志 B. 春天的草和白色的马 C. 青色的袍子和白色的门 答案:A

  3. 诗中“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中的“獯戎”和“杂种”分别指什么? A. 西北民族和混杂的民族或势力 B. 獯族和杂种马 C. 獯戎和杂种植物 答案:A

  4. 诗中“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中的“休明鼎”和“秉礼国”分别象征什么? A. 国家的稳定和繁荣,遵守礼仪的国家 B. 休明的鼎和秉礼的国家 C. 休明的鼎和秉礼的国君 答案:A

  5. 诗中“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中的“七庙略”和“五陵冤”分别指什么? A. 国家的重大决策,五陵地区的冤屈 B. 七庙的策略,五陵的冤屈 C. 七庙的策略,五陵的冤魂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庾信《拟咏怀》:同样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庾肩吾《乱后行经吴御亭》与庾信《拟咏怀》:两首诗都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庾肩吾的诗更加注重对战乱后景象的描绘,而庾信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 庾肩吾《乱后行经吴御亭》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庾肩吾的诗更加注重对战乱后景象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选》
  • 《庾肩吾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无题 寄颜子 脩省斋诗 其八 七夕南定楼饮同官 王母歌 其一 书意 道中杂兴五首 其三 小游仙,次韵四首 其三 秋思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谈空说有 羯鼓催花 积毁销骨 风微浪稳 丿字旁的字 养生术 立刀旁的字 逃隐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閠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翕拢 委法 瘈狗噬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