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19:00
东作农家处处忙,金珠非是疗饥方。
京华只识笙歌乐,岂识男耕与女桑。
农家的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金银珠宝并不能解决饥饿的问题。
京城的人只知道享受音乐和舞乐,哪里会知道农民们辛勤的耕作与妇女们的织桑呢?
诗中提到的“男耕女桑”是古代农业社会的典型分工,代表着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都市的奢华和乡村的辛苦,突显了社会的不同面貌。
俞桂,生于宋代,生活在一个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和自然,反映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变迁时期,城市化进程加速,都市与乡村的差异愈发明显。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繁忙与都市的享乐,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关注与赞美。
《农事》是一首深刻反映农民辛苦与都市奢华对比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农村的忙碌景象,生动地刻画了农民在春耕忙碌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为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这种景象与后半部分京华的“笙歌乐”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诗中“金珠非是疗饥方”一句,深刻表达了财富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现实的困境,强调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立。诗人似乎在质问那些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人,是否真正理解农民的辛苦与付出。最后一句“岂识男耕与女桑”,更是直接指出了城市人对农村生活的无知,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结构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农民辛劳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令人深思。通过这首诗,俞桂不仅传达了对农民的敬意,也引发人们对社会教育和公平的反思,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呼吁人们关注农民的辛劳与困境,反思财富与幸福的真正含义,表达了对繁华社会中被忽视群体的关怀。
诗中“金珠”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男耕女桑”指的是?
将《农事》与王维的《渭川田家》进行对比,前者以直接的叙述和对比突出农民的辛劳,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赞美。两首诗在表现农民生活的态度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农业社会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