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5:48
作者: 俞桂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回首得两年,曾入灵隐去。
一路看不足,衣沾松上露。
白云来相迎,涧泉飞瀑素。
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
回想起两年前,我曾经到过灵隐。
一路行走,看到的仍觉得不够,衣服上沾满了松树上的露珠。
白云迎接着我,山涧的泉水和飞流的瀑布清澈如素。
这样的景色在世上是独一无二的,远胜过庐山的风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俞桂游览灵隐寺时,表达他对灵隐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游历的怀念。灵隐寺以其幽静的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这首《灵隐》描绘了诗人游历灵隐寺的美丽景色,诗句简练却意境深远。诗开头回忆两年前的游历,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衣沾松上露”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游历中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游览的愉悦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白云来相迎,涧泉飞瀑素”两句,展现了灵隐的自然风光,白云的轻盈和山涧泉水的清澈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最后一句“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更是将灵隐的美与庐山相对比,强调了灵隐的独特与美丽,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蕴含着浓厚的自然情感,既有个人的独特体验,又展现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与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灵隐自然景色的赞美,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灵隐独特美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隐”是指哪个地方?
A. 庐山
B. 杭州
C. 长江
诗人觉得一路看不足,说明他对自然的感受如何?
A. 不满意
B. 渴望更多
C. 无所谓
在诗中,白云的到来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A. 厌烦
B. 欢迎与亲切
C. 不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灵隐》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