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巫山枕障》

时间: 2025-05-02 18:37:37

诗句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7:37

原文展示: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白话文翻译:

巫山如同枕头,画上的高山一样,
白帝城边的树木已经染上秋色。
早晨的云彩夜晚也会进入这里,却没有地方可去,
巴水在天边横流,却似乎不再流动。

注释:

  • 巫山:指的是位于今重庆一带的巫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 枕障:意为“枕头”,这里比喻巫山的高峰。
  • 白帝城:古代蜀地的一个城池,位于今重庆市白帝城,是历史上著名的地名。
  • 巴水:指的是长江的支流,流经巴蜀地区。
  • 朝云夜入:早晨的云彩在夜晚进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无常。

典故解析:

  • 白帝城巫山均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传达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融。白帝城在历史上与诸葛亮、刘备等人物有密切关系,常被用来象征英雄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巫山枕障》创作于李白游历巴蜀期间,主要描绘了巫山的壮美景色及其对诗人的感召,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

诗歌鉴赏:

《巫山枕障》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诗篇。诗中将巫山比作“枕障”,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巫山的高耸与壮丽。接着,诗人提到“白帝城边树色秋”,引入了时间的概念,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这一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变迁,也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两句“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则表现了诗人对空灵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思考。朝云与夜晚的交替,巴水的横流,似乎都在暗示着一种无尽的循环和无奈。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流露出李白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让人读后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巫山高耸的意象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第二联通过白帝城和秋色的描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使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变化。
    • 第三联表达了诗人对无常的感慨,朝云的轻盈与夜的深邃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之感。
    • 第四联则通过巴水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巫山比作“枕障”,形象而生动。
    • 对仗:上下联结构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朝云夜入,赋予自然以生命。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情与哲理。

意象分析:

  • 巫山:象征着高远与理想。
  • 白帝城:承载着历史与人文情感。
  • 朝云:象征着流动与无常。
  • 巴水: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帝城”位于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重庆
    • C. 湖北
  2. “巫山”在诗中比作什么?

    • A. 高峰
    • B. 枕头
    • C. 画
  3. 诗中是否提到时间的流逝?

    • A. 是
    • B. 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巫山枕障》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多地侧重于酒与友谊的抒怀,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观表现出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画 呈晏制干二首 畅伯圭父子下第归乡携嗣由广文书并手佳章宠 畅伯圭父子下第归乡携嗣由广文书并手佳章宠 漕司檄劝稼望见资州忆王褒李鼎祚 步自玉局会饮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 别坚甫伯修 八月中浣同官会于尘外亭分韵得烟字 哀通泉李佥判 哀射洪陈隐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吞声忍泪 手指头 蜗行牛步 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执锐披坚 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剸繁治剧 幾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为民父母 饱结尾的成语 恨如芳草 一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霞友云朋 见字旁的字 消溶 半上半下 包含贤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