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1:46
题林梦馨本朝杂咏
作者:刘克庄
二百新题字四千,
庚申已后甲寅前。
继周可以知百世,
续汉谁曾到八年。
江左重修泰陵录,
水心绝重建隆编。
何时老子真闲退,
共结青灯蠹简缘。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提到自己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两百首新诗,字数达到四千字,这些诗作是在庚申年后、甲寅年前完成的。诗中提到,继承周朝的文化可以了解百世的历史,而续写汉朝的历史却没人能达到八年的深度。接着,作者提到江左地区重新修编的《泰陵录》和水心地区绝版的《隆编》。最后,作者希望有一天能够真正闲适地退隐,与青灯相伴,享受清静的学术生活。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厚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官至监察御史。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诗歌方面,他的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社会动荡和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刘克庄反思了历史的延续与文人创作的使命感。
这首诗通过叙述作者的创作经历,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创作数量和字数,彰显了作者在创作上的努力与成就,隐含着对文化繁荣的期待。接着通过“继周可以知百世,续汉谁曾到八年”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文化延续的忧虑,指出当代文人在面对辉煌历史时的渺小与无奈。这里的对比不仅强化了作者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个人创作的局限。后面的几句提到一些历史文献的重修,显示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与责任。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个人的内心,表达了对闲适隐退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书籍、灯光相伴的宁静。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彰显了诗人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与文化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作者创作了多少首新诗?
“继周可以知百世”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老子”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刘克庄的诗歌及其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