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其二》

时间: 2025-04-26 23:21:21

诗句

四月荆南农劝事,爱护秧针,戽水溪西地。

遥拟田间充饼饵,儿童喜跃灯前记。

眼见场头黄麦穗,求得晴天,打出盘餐利。

学种瓜蔬时灌溉,村中莫效城中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1:21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二
四月荆南农劝事,爱护秧针,戽水溪西地。
遥拟田间充饼饵,儿童喜跃灯前记。
眼见场头黄麦穗,求得晴天,打出盘餐利。
学种瓜蔬时灌溉,村中莫效城中戏。

白话文翻译

四月的荆南,农人们忙着春耕,爱护着秧苗,浇灌着溪西的土地。
远远地想象着田间的丰收,孩子们在灯下欢快地嬉戏。
眼前看到田头金黄的麦穗,期待着晴天,能打出丰盛的农餐。
学习种植瓜菜的时节要好好灌溉,村里的人不要效仿城中的嬉戏。

注释

  • 荆南:指荆州南部地区,古代著名的农业地区。
  • 秧针:指秧苗的针状根部,形容农民对秧苗的细心照料。
  • 戽水:指用工具舀水灌溉。
  • 饼饵:田间丰收时的美味食物。
  • 灯前记:指孩子们在灯下的欢笑与游戏记忆。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农耕文化的传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农民在春耕时的忙碌与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锡朋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辛劳,风格朴实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农耕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田间劳作与儿童嬉戏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农忙场景,展现了农民勤劳的生活以及孩子们的纯真快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农人对秧苗的关注和浇灌,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待。第三句通过“眼见场头黄麦穗”,让人感受到丰收在望的喜悦,而“求得晴天,打出盘餐利”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天气的渴望,渴望能够顺利完成农作。最后一句“村中莫效城中戏”则是对当时城镇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简单而真实的乡村生活,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村的淳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农耕文化的认同,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农田生活画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四月荆南农劝事:四月的荆南,农民们忙于春耕。
    2. 爱护秧针,戽水溪西地:农民细心照料秧苗,浇灌溪西的土地。
    3. 遥拟田间充饼饵:憧憬田间丰收的美食。
    4. 儿童喜跃灯前记:孩子们在灯下欢快地玩耍,留下美好回忆。
    5. 眼见场头黄麦穗:看到田头金黄的麦穗,丰收在望。
    6. 求得晴天,打出盘餐利:期待好天气,带来丰盛的餐食。
    7. 学种瓜蔬时灌溉:学习种植瓜菜,注意灌溉。
    8. 村中莫效城中戏:村民不要模仿城里人的游戏。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如“儿童喜跃”表现出孩子们的快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农村的生产生活,表达了对农业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农民的勤劳与对自然的依赖。

意象分析

  • 农田: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秧苗、麦穗:代表着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 儿童:象征着纯真与快乐,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秧针”指的是什么? a) 秧苗的根部
    b) 农具
    c) 种子

  2. 诗中“儿童喜跃灯前记”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孩子们在田间玩耍
    b) 孩子们在灯下嬉戏
    c) 孩子们上学

答案

  1. a) 秧苗的根部
  2. b) 孩子们在灯下嬉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写农田与自然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 《田园诗》陶渊明:以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锡朋的《蝶恋花》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关注劳动与生活,后者则表现豪放与人生哲学,两者在视角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态度。

相关查询

少年游 题小景 少年游 其二 少年游 少年游·绣罗褑子间金丝 少年游 兰江吟眺 少年游 其三 怀桂洲书院 少年游 其二 醉后赠歌者 少年游 离情 少年游 少年游 壬寅端午柬李蒲汀二阕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惊胆丧 边尘不惊 耒字旁的字 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虚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纶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念旧恶 欲言又止 逼驳 饮水思源 肉胞眼 身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货源 印次 耳字旁的字 凿空指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