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8:56
送道琚上人还金陵
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
野实充甘膳,池花当彩衣。
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
与钟山告别已经很久,山中与人相见的机会稀少。经过多年的法门求索,今夏终于可以安然返回。田野间的果实丰盛,池塘里的花卉如同彩衣般美丽。然而,慈母已不在,无法再向她致敬,我对外界的礼仪也无欲无求。
皎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这首诗写于皎然与道琚上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母亲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修道和求法的向往。诗人在经历了多年的修行后,终于可以返回故乡,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送道琚上人还金陵》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母亲的怀念。首句“一与钟山别”便设下了离别的基调,钟山作为诗人心中美好的象征,暗示着友谊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接着“山中得信稀”则表现出在修行的孤独与寂寞。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展示了诗人经历了漫长的求法之路,终于在夏天的时节返回,这里不仅透露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心灵的成长与蜕变。接下来的“野实充甘膳,池花当彩衣”则以丰盛的自然景象作为对比,尽管外在世界美好,却因“慈亲莫返拜”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使得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藏着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句“外礼欲无为”则是对世俗礼节的淡漠,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追求,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总的来说,此诗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亲情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
表达了与钟山的分离,暗示了孤独与难以交流。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
经过多年的修行,诗人终于在夏天返回,意味着成长与希望。
野实充甘膳,池花当彩衣。
描绘自然的丰美,暗示内心的满足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
透露出对已故母亲的哀思,同时对外在礼节的淡漠,体现内心的超然。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友谊与对母亲的怀念展开,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既欢欣又忧伤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钟山”是指哪个城市的山?
“野实充甘膳”中的“甘膳”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母亲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