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以鼎炉遗关子东有诗相谢次韵》

时间: 2025-08-03 15:47:57

诗句

君家聚古无不有,不腆敝器何足奇。

两首新诗愧虚辱,恨无郜鼎为君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15:47:57

原文展示

君家聚古无不有,不腆敝器何足奇。
两首新诗愧虚辱,恨无郜鼎为君移。

白话文翻译

你的家中收藏了许多古物,真是应有尽有。可我这简单的器具,实在不值一提。写了两首新诗,心中感到羞愧和愧疚,恨不能把我心爱的郜鼎送给你。

注释

  • 君家:指对方的家。
  • 聚古:收藏古物。
  • 腆敝器:形容自己的器具简陋。
  • 新诗:指自己创作的诗。
  • 愧虚辱:感到羞愧和耻辱。
  • 郜鼎:古代一种重要的器物,象征着珍贵和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王之望的诗歌常常融合古典与现实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王之望与友人交往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自愧不如的心情。诗中通过对古物的描写,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创作水平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开篇即提到“君家聚古无不有”,展现了对方家中丰富的文化积淀,令人艳羡。接下来的“腆敝器”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自己器具的简陋,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崇敬之情和深深的自卑感。尤其是“愧虚辱”,传达出一种失落和羞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浓烈。

在诗的尾声,王之望以“恨无郜鼎为君移”收尾,表现出诗人希望能有更珍贵的东西来回馈朋友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反思,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情感上真挚而深刻,展现了王之望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家聚古无不有:强调了对方家中收藏丰富,暗示其文化底蕴深厚。
  2. 不腆敝器何足奇:自谦的语气,表明自己的器具简陋,难以与对方的珍贵物品相提并论。
  3. 两首新诗愧虚辱:表达了因创作不佳而感到的羞愧。
  4. 恨无郜鼎为君移:以“郜鼎”象征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渴望回馈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君家珍贵器物与自己简陋器具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象征:郜鼎象征着珍贵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与礼尚往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家中古物的赞美与自我器具的自谦,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与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不满,形成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家:象征着文化的丰厚。
  • 古物:体现了历史的传承。
  • 腆敝器:代表着个人的谦卑和自省。
  • 郜鼎:象征着珍贵和对友人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家聚古无不有”说明了什么?

    • A. 友人家中缺乏古物
    • B. 友人家中收藏丰富
    • C. 诗人家中收藏丰富
  2. “不腆敝器何足奇”中的“不腆”意思是什么?

    • A. 体面
    • B. 简陋
    • C. 美丽
  3. 诗人用“郜鼎”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嫉妒
    • B. 崇敬与回馈的愿望
    • C.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赠花卿》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王之望的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均体现了对友人的敬仰,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王之望则更显细腻与自省。两者的风格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韵味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之望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书触目 示儿子 夏日十二首 其九 对食 平水 小竖醉 独酌罢夜坐 杂感五首以不爱入州府为韵 野兴 春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管窥豹 歹字旁的字 综览 采字头的字 鼎字旁的字 朵殿 命俦啸侣 包含哦的词语有哪些 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摇西摆 四战之地 包含诲的词语有哪些 一箭之遥 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衣衫褴褛 铁肝御史 皮字旁的字 毛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