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3:18
危峰倚天半,极目浮云东。
沧海不可见,万古惟空濛。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山峰直立于半空,远望东边的浮云。虽然海的广阔无法看见,但万古以来的空灵景象依然令人感到渺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万古”一词常用于描述时间的久远,强调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渺小。
作者介绍:
溥叔明(1896-1962),字宗彭,号铁民,晚号竹溪,江苏常州人。近现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词及散文,受过良好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五台山游览期间,诗人通过对山水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自身渺小的感受,反映了他在经历动荡时代后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五台杂诗八首 其六》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沉思。开篇“危峰倚天半”直观地描绘出山峰的陡峭和高耸,给人一种仰望的震撼感,而“极目浮云东”则引导读者的视线向远方延展,仿佛在追寻无尽的天际。诗句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也使得整首诗读来流畅而富有韵味。
接下来的“沧海不可见”则转入更深层的思考,诗人虽然无法目睹海洋的壮阔,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自然的敬仰和哲学的反思。最后一句“万古惟空濛”不仅表现出自然的浩瀚与时间的无尽,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及宇宙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人类在浩瀚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危峰倚天半”中“危峰”指的是:
A. 低矮的山丘
B. 高耸的山峰
C. 平坦的土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沧海”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海的美丽
B. 海的广阔
C. 海的深邃
答案:B
“万古惟空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悟?
A. 自然的美
B. 时间的无尽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加强调山水的壮丽与诗人的豪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体现了诗人不同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