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台杂诗八首 其五》

时间: 2025-05-04 02:44:18

诗句

林薄来长风,白云散如缕。

草木生晚凉,心知山下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4:18

原文展示:

林薄来长风,白云散如缕。
草木生晚凉,心知山下雨。

白话文翻译:

长风从稀疏的林间吹来,白云飘散得如同丝缕。草木在傍晚时分显得凉爽,我心里明白山下正在下雨。

注释:

  • 林薄:指树林稀疏,风可以自由吹过。
  • 长风:指的是强劲的风。
  • 如缕:形容白云轻而细,像丝线一样。
  • 生晚凉:傍晚时分,草木生出了一种凉意。
  • 心知:心中明白,推测。
  • 山下雨:指的是山下正在下雨,暗示天气变化。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思考,体现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叔明(1896-1979),字仲明,号白华,近现代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五台山游历期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悟,表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

诗歌鉴赏:

《五台杂诗八首 其五》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中,长风、白云、草木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象。风的到来,带来了凉意,给人以清新之感;白云如丝缕般飘散,更是增添了诗的灵动性。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最后一句“心知山下雨”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天气的预感,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一种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薄来长风:稀疏的树林中,长风吹来,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2. 白云散如缕:白云轻柔地飘散,像丝线一样细腻,增强了画面的柔和感。
  3. 草木生晚凉:傍晚时分,草木呈现出一种凉意,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4. 心知山下雨:内心明白山下正下着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观察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比作“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云的轻盈。
  • 拟人:草木在晚凉中“生”,赋予了自然生命的感觉。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对大自然的深情和敬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栖息地,代表生命的源泉。
  • 长风:象征自由与变化,传达一种动态的美。
  • 白云:象征轻盈、自由,体现了自然的灵动。
  • 草木:象征生命的滋润与生长,表现自然的生机。
  • :象征生机与滋润,也是自然变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林薄”指什么? A. 树林稠密
    B. 树林稀疏
    C. 山林
    D. 草地

  2. “白云散如缕”中“缕”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线
    B. 布
    C. 织物
    D. 颜色

  3.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敏感? A. 心知山下雨
    B. 草木生晚凉
    C. 林薄来长风
    D. 白云散如缕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溥叔明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环境的热爱,但溥叔明的描写更多体现了对变化的敏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溥叔明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场平闻猿 澧阳江 三月十五日华容湖尾看月出 送郭季勇同年归衡山 送唐彦博宰安丰兼寄呈淮西帅赵渭师郎中 愚溪在零陵城对岸渡江即至溪甚狭一石涧耳盖众山之水流出湘中 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薄晚吏卒鬨云渐近祁阳路已平夷皆有津津之色 邵阳口路粗恶积雨馀泞难行 湘潭道中咏芳草 与吴兴薛士隆使君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始料不及 无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冷面寒铁 人平不语 包含衿的词语有哪些 荆樲 冰玉 比字旁的字 灼亮 借谊 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流水作业 尣字旁的字 泰然自若 文深网密 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