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台杂诗八首 其七》

时间: 2025-04-30 15:14:19

诗句

北台何濛濛,云雾来不尽。

时有荷锄人,披榛采新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4:19

原文展示:

北台何濛濛,云雾来不尽。时有荷锄人,披榛采新菌。

白话文翻译:

北台的景色朦胧迷离,云雾缭绕,似乎永远也散不去。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农人,披着杂草,正在采摘新鲜的蘑菇。

注释:

  • 北台:五台山的北台,指山上一个特定的地点。
  •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模糊不清的样子。
  • 荷锄人:指的是手持锄头的农人,辛勤劳作的人。
  • 披榛:披开杂草,表示在野外作业。
  • 新菌:新鲜的蘑菇,代表自然的馈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叔明(1896-1970),字子贞,号子华,近现代诗人,长期从事诗词创作,尤以山水田园诗最为人称道。他的作品受到传统诗词的深刻影响,且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感悟。

创作背景

《五台杂诗八首》是溥叔明在五台山游历期间创作的一组诗歌,描绘了五台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这首诗写于一个雾气弥漫的日子,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人们的勤劳。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朦胧的北台景象,浓厚的云雾给人以神秘的感觉,似乎将整个世界都包裹在一层轻纱之中。诗的开头“北台何濛濛”便给读者营造了一个迷离的画面,云雾的存在使得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体现了自然的变化无常和神秘感。接下来的“时有荷锄人”则引入了人类活动的元素,展示了在这片仙境般的环境中,仍然有勤劳的人们在进行日常的采集活动。诗中“披榛采新菌”的描写,既表明了农人辛苦的劳作,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台何濛濛:开篇即以“何”字引发疑问,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惊叹和思考。
  • 云雾来不尽:云雾似乎永远无法散去,给人一种无尽的感觉,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 时有荷锄人:通过“时有”一词,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偶然相遇,增加了生活气息。
  • 披榛采新菌:描绘了农人的活动,丰富了诗的层次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云雾来不尽”,赋予云雾以生命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农人辛劳的赞美,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图。

意象分析:

  • 北台:象征着高远与神秘的自然。
  • 云雾:代表自然的变化与无常。
  • 荷锄人:象征着勤劳与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北台何濛濛”中的“濛濛”是什么意思?

    • A. 清晰
    • B. 模糊
    • C. 明亮
    • D. 干燥
  2. 诗中提到的“荷锄人”主要是在做什么?

    • A. 休息
    • B. 采摘蘑菇
    • C. 游玩
    • D. 写诗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的美
    • B. 描述城市生活
    • C. 表达对战争的思考
    • D. 反映历史事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比较溥叔明与王维在描绘自然时的不同风格:王维的诗多表现出一种静谧与禅意,而溥叔明则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互动与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作者:李白
  • 《诗词鉴赏指南》,作者:张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翦梅 望秦川/南歌子 蝶恋花 长相思 好事近(待月不至) 好事近 忆秦娥·情脉脉 菩萨蛮 蝶恋花·画阁红炉屏四向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夏盟 包含疲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池浴 蓬户柴门 导德齐礼 身字旁的字 盛年不再 沟满壕平 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秦声 轻舒 傻傻忽忽 卤字旁的字 情非得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