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三夜听雨作》

时间: 2025-08-11 17:46:18

诗句

秋声撼枕不成眠,忽听潇潇到耳边。

已自无尘何待洗,偶因有漏欲参禅。

露华净拭銮坡道,云树遥生帐殿烟。

陡忆横塘篷底话,廿年无梦上吴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7:46:18

原文展示:

初三夜听雨作
作者: 潘祖荫 〔清代〕

秋声撼枕不成眠,
忽听潇潇到耳边。
已自无尘何待洗,
偶因有漏欲参禅。
露华净拭銮坡道,
云树遥生帐殿烟。
陡忆横塘篷底话,
廿年无梦上吴船。

白话文翻译:

秋夜的声音摇动着枕头,我无法入眠,忽然听到潇潇的雨声在耳边响起。既然心中已经无尘,何必再去清洗呢?偶然因为漏雨,想起了要参禅。露水的华光清澈地拭去殿道上的尘埃,远处的云树在帐篷的烟雾中若隐若现。突然想起在横塘篷下聊天的情景,二十年来无梦地漂泊在吴船上。

注释:

  •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代夜晚的风声、雨声等自然声音。
  • 潇潇:形容细雨的声音。
  • 无尘:心中清净,没有尘世的纷扰。
  • 参禅:修习佛教禅宗,思考人生。
  • 露华:露水的光华。
  • 銮坡道:指皇宫的道路,象征高贵的地位。
  • 帐殿烟:帐篷和殿宇的烟雾,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
  • 横塘:特指某个地方,可能是诗人曾经游玩之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祖荫(清代),字子厚,号舸舟,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诗人独自一人聆听雨声,心中涌起对往昔的回忆,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初三夜听雨作》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古诗,通过雨声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的开头以“秋声撼枕不成眠”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的夜晚,秋秋的气息令人感到一丝凉意。这种孤独与不安,不仅是因为外在的环境,更是内心的挣扎。接下来“忽听潇潇到耳边”,雨声的细腻如同心灵的低语,带来了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已自无尘何待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意识到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清洁更为重要。而“偶因有漏欲参禅”则表明了他想要通过禅修来寻求心灵的解脱。这种从外在的听觉引发的内心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意象如“露华净拭銮坡道”和“云树遥生帐殿烟”,则将诗人那种宁静与自然的感受进一步深化,构建了一幅美丽而又神秘的画面。最后的“陡忆横塘篷底话,廿年无梦上吴船”则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二十年的漂泊,仿佛是一场无梦的旅程,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上,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令人反思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内心的平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秋声撼枕不成眠:秋天的声音摇动着枕头,夜不能寐。
    2. 忽听潇潇到耳边:突然听到雨声细细落下,萦绕耳边。
    3. 已自无尘何待洗:心中已经清净,何必再去清洗外物。
    4. 偶因有漏欲参禅:偶尔因为漏雨,想要静心参禅。
    5. 露华净拭銮坡道:露水的光华清澈,拭去殿道上的尘埃。
    6. 云树遥生帐殿烟:远处的云树在帐篷的烟雾中若隐若现。
    7. 陡忆横塘篷底话:突然想起在横塘篷下的聊天。
    8. 廿年无梦上吴船:二十年来漂泊无梦,仿佛是在吴船上。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声比作摇动枕头的声音,生动形象。
    • 对仗:如“露华净拭”和“云树遥生”,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雨声仿佛在与诗人对话,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在孤独与宁静中,内心的冲突与寻求,旨在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秋声:象征孤独与思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潇潇:细雨的意象,代表内心的细腻感受。
  • 露华:象征清新与纯净,寓意心灵的洗涤。
  • 云树:代表遥远的理想与梦境,营造一种神秘感。
  • 吴船:象征漂泊的生活,带有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声”指代什么?
      • A. 秋天的颜色
      • B. 秋天的声音
      • C. 秋天的气息
    2. “偶因有漏欲参禅”中“漏”指的是?
      • A. 漏水
      • B. 漏光
      • C. 漏风
    3. 诗人怀念的地点是?
      • A. 吴船
      • B. 横塘
      • C. 銮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但更偏重于山水的描写,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感。与潘祖荫的作品相比,王维的诗更加沉静和隽永。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的美与意象》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素梅 二三 素梅 二一 素梅 二十 素梅 十九 素梅 十七 素梅 十三 素梅 十一 素梅 其十 素梅 其九 素梅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涩僻 辍食吐哺 双人旁的字 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吃现成饭 癶字旁的字 得天独厚 古为今用 刮骨吸髓 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败俗伤风 火齐木难 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领意会 黑字旁的字 亲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