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0:50
万里来寻滇海,西山先著惊呼千章苍翠胜吾渝!
凌空乘索道,一快睹明珠。
送目不知何处,清漪徒忆当初。
怅然听客说围湖。
更无帆影过,闻有变形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千里迢迢来到滇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山那令人惊叹的苍翠,胜过了我的故乡重庆。乘坐空中的索道,得以一睹滇池的美丽。目光所及之处,竟不知去向,清澈的湖水让我想起了往昔的日子。听闻游客们说湖边已经被围起来了,再也看不见帆船的影子,听说湖中还出现了变形的鱼。
诗中提到的滇池和西山是著名的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代表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滇池在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描绘的重要题材,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蔡淑萍,生于当代,诗人和作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她的作品多反映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她游览滇池时,反映了她对这片美丽湖泊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当代人对自然的重视和对环境变化的关注。
蔡淑萍的《临江仙 其二 登西山望滇池》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美的诗作。诗的开篇便以“万里来寻滇海”展示出诗人追寻美景的执着与向往,仿佛她的心灵在这片湖泊的召唤下跨越了千山万水。接着,西山的苍翠之美令她惊叹,表明了自然的壮丽超越了她的故乡,体现了她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凌空乘索道,一快睹明珠”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在空中俯瞰滇池的愉悦和震撼,缆车的高空之旅象征着一种自由与轻松。接下来的描写“送目不知何处,清漪徒忆当初”则带有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
最后,诗中提到的“怅然听客说围湖”更是增添了一层对环境变化的感慨,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在悄然改变,让人不禁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滇池的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变迁,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滇池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环境变化的忧虑,传递出人与自然之间深厚而复杂的情感。
诗人在哪个地方寻访景色?
诗中提到的“明珠”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湖泊?
诗人乘坐什么工具欣赏滇池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