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8:39
临江仙·戏咏佳人啖冰烛,同瓶丈作
作者: 袁思亮 〔近代〕
沉李浮瓜浑见惯,试将银蜡新调。
乳花风味胜甘蕉。
不须怜齿冷,赢得是魂销。
却感一凉恩到骨,等闲烦恼都消。
还如玉杵觅蓝桥。
元霜亲捣处,红涴口脂娇。
这首词描写了对佳人的情感,开头提到平常的美味水果已经见惯,想要尝试新调的银蜡(冰烛)。这种乳花的风味远胜于甘蕉的美味。其实不必怜惜她的牙齿因为她吃了这些美味后,灵魂都快要融化了。所感受到的清凉之恩透过骨髓而来,烦恼也随之消散。就像寻找蓝桥那样轻松,元霜在搅拌的地方,红涴的口脂显得娇艳动人。
“蓝桥”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代美好的爱情或理想的相聚之地,尤其是在描写爱情时常常使用。元霜与红涴则是古代描写女性美丽的典雅意象。
袁思亮(1880-1932),字子华,号梅溪,近代诗人,生于湖南,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生活和人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该词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轻松的笔调表达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以及对女性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这首《临江仙》运用清新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佳人的赞美。开篇对“沉李浮瓜”的描绘,犹如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紧接着,诗人以“银蜡新调”引出佳人的美味,这里不仅仅是对食物的描写,更是对佳人灵动魅力的暗喻。通过“乳花风味胜甘蕉”的比较,诗人将佳人的独特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赢得是魂销”则暗示了佳人之美对人的心灵产生的炽热影响,情感的升华让人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清凉与愉悦。
整首词以“凉恩到骨”表达了佳人给予的深刻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的“红涴口脂娇”则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单调,展现了爱情的热烈与美好。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诗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佳人的赞美与情感的共鸣,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沉李浮瓜”中“沉李”指的是?
“银蜡新调”最可能指代什么?
“元霜亲捣处”中的“元霜”象征什么?
这两首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