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8:34
作者: 张鎡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苍涯叠嶂。有路梯云上。忽见地平方数丈。坐石风林相向。
凤膺时作龙声。夜深惊动寒星。几点光芒欲下,傍人头上来听。
苍茫的山峦重叠,映出一条通往云端的道路。突然看到地面平坦如几丈宽的地方,坐在石头上,感受着风与树林的对话。
凤鸣时,似乎化作龙声。夜深人静,惊动了寒星。几点微光欲降下,恰好围绕在人头上,似乎在倾听。
本诗提到的“凤”与“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与美好,凤代表女性的美德与高贵,而龙则代表男性的力量与尊贵。此处通过凤鸣与龙声的结合,表达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作者介绍: 张鎡,字子龙,号青山,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自然中,体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向往。
《清平乐·苍涯叠嶂》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全诗意境深远,描绘了苍茫的山峦和宁静的夜空,带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诗中“有路梯云上”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通向云端的道路,令人向往;而“凤膺时作龙声”,则将自然界的声音与神话传说结合,表现出自然的神秘与雄伟。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深邃。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思考,尤其是“夜深惊动寒星”,在静谧的夜晚,星星的微光映照出内心的沉思。诗的最后一句“傍人头上来听”,则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与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苍涯叠嶂”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凤膺时作龙声”中的“凤”象征着什么?
“几点光芒欲下”中,光芒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