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渊明采菊图子璿所作》

时间: 2025-07-28 20:13:42

诗句

云出无心还自归,乱峰明处日西微。

白衣不至东篱寂,满把菊花风动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13:42

原文展示:

题渊明采菊图子璿所作 赵蕃 〔宋代〕

云出无心还自归,乱峰明处日西微。 白衣不至东篱寂,满把菊花风动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云朵无心地飘出又自行归来,乱峰之间夕阳西下微光闪烁。白衣人未来,东篱边显得寂静,满手采摘的菊花在风中轻轻摇动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出无心:形容云朵自然飘动,无目的性。
  • 乱峰:形容山峰错落有致。
  • 日西微:夕阳西下,光线微弱。
  • 白衣:指陶渊明,因其常穿白衣。
  • 东篱:陶渊明诗中常提到的东边的篱笆,象征隐居之地。
  • 满把菊花:手中握满菊花。
  • 风动衣:风轻轻吹动衣襟。

典故解析:

  • 白衣不至:指陶渊明未来,这里可能是在描绘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白衣象征他的隐士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二泉”。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为一幅名为《渊明采菊图》的画作题诗,画中描绘了陶渊明采菊的情景,赵蕃借此表达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朵、山峰、夕阳、菊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诗中“云出无心还自归”一句,既表现了自然的无拘无束,又隐喻了陶渊明超脱世俗的心境。“白衣不至东篱寂”则进一步强化了隐居的孤寂感,而“满把菊花风动衣”则生动地描绘了陶渊明采菊的情景,菊花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隐士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出无心还自归:云朵自然飘动,无目的性,象征自然界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2. 乱峰明处日西微:山峰错落有致,夕阳西下,光线微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黄昏氛围。
  3. 白衣不至东篱寂:陶渊明未来,东篱边显得寂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满把菊花风动衣:手中握满菊花,风轻轻吹动衣襟,生动地描绘了采菊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拟人:云出无心,赋予云朵人的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乱峰明处日西微,对仗工整,增强语言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乱峰:象征自然的错落有致。
  • 日西微:象征宁静的黄昏。
  • 白衣:象征隐士的身份。
  • 东篱:象征隐居之地。
  • 菊花:象征高洁与隐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出无心还自归”一句,云朵象征什么? A. 自由与无拘无束 B. 孤独与寂寞 C. 忙碌与繁杂 D. 悲伤与忧愁

  2. “白衣不至东篱寂”中的“白衣”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赵蕃 C. 画中人 D. 隐士

  3. 诗中“满把菊花风动衣”描绘了什么情景? A. 陶渊明读书 B. 陶渊明采菊 C. 陶渊明饮酒 D. 陶渊明弹琴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隐逸生活的乐趣。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田园之景,表达隐逸之情。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赵蕃《题渊明采菊图子璿所作》: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诗更直接表达隐逸的乐趣,赵诗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间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集》:了解陶渊明的诗歌和隐逸思想。
  • 《宋诗选》: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河池城看筑工 署中梅花 得同社欧嘉祝秋闱捷报 怀远雨夕 任河池漫成八句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寿朱聘三师二首 其二 寿朱聘三师二首 其一 检得故衣 晚自松门归蓼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郁抑不申 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疏的成语 乘机打劫 祠尾 脚膀 鹵字旁的字 咕啜 羊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螺壳钱 挥涕增河 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澄思渺虑 正襟安坐 石字旁的字 忠厚长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