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16
始居山营室诗
作者: 刘峻 〔南北朝〕
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
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户窥嶕峣,开轩望崭崱。
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
泉脉洞杳杳,流波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
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
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自古以来就厌倦了喧闹的城市生活,坚定地追求宁静的栖息之地。
我唱着歌声,抛弃城市生活,归来从事耕作和织布。
凿开窗户可以窥见高耸的山峰,打开窗户可以眺望崭新的景象。
激流从屋檐前奔流而下,修竹在堂前阴影下生长。
香风中紫莺鸣唱,高大的梧桐树上栖息着绿翅的鸟儿。
泉水流淌在幽深的洞穴里,波浪在下面荡漾不止。
仿佛置身于玉山的山窝,想象着瑶池的侧影。
夜里诵读神仙的记载,早晨吸取云霞的颜色。
我想驾驭六龙的车,随从三鸟的食物。
谁与我在金门之地,抚心而论内心的想法?
刘峻,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这首诗写于刘峻对喧嚣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情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刘峻的《始居山营室诗》展现了他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烦。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理想的隐逸生活场景:高山、流水、竹林、紫莺等意象交融,构成了一幅恬静美好的山水画卷。开篇以“自昔厌喧嚣”引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他对城市喧闹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在描绘自然环境时,刘峻运用丰富的感官描写,如“香风鸣紫莺”和“泉脉洞杳杳”,让人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山林之中。诗中“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则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和理想生活的决心,表现了他对自然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脱离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士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不仅是对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心灵的寄托,展现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追求。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喧嚣,追寻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情感。
刘峻的《始居山营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爱情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夜诵神仙记”体现了诗人的什么追求?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神秘文化的向往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香风鸣紫莺”中“鸣”字的用法是?
A. 描述自然环境
B. 表达情感
C. 表现鸟的声音
D. 形容风的力量
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喧嚣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独特的田园风格。
以上为《始居山营室诗》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与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