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51:00
步月下庭除,萤飞花影侧。
露下不知寒,鸣蛩动秋色。
在月光下走出庭院,萤火虫在花影旁飞舞。
露水落下,却不觉得寒冷,秋天的蝉鸣响起,渲染了这一片秋色。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萤火虫”与“鸣蛩”均为自然景象的描写,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项兰贞,明代女诗人,以清丽的诗风著称。她的诗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常蕴含哲理。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创作,诗人对月光、萤火虫、露水及秋天的蝉鸣产生了深刻的感触,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步月》以其清幽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诗人在月光下的庭院中漫步,萤火虫的飞舞与花影的摇曳交织成一幅静谧的画面,令人心生向往。首句“步月下庭除”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庭院中,给人以温柔的照拂。随后的“萤飞花影侧”更加丰富了这一画面,萤火虫的微光映衬着花影,增添了灵动之感,体现了自然之美。
而“露下不知寒”则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尽管夜间露水湿润,诗人却不以为意,说明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鸣蛩动秋色”则将季节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秋天的蝉鸣成为了自然界的交响乐,唤起了对生命流转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歌通过对夜晚月光、萤火虫、露水与蝉鸣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诗中“步月”指的是什么?
A. 在月光下行走
B. 徒步旅行
C. 观看月亮
诗人对露水的感受是?
A. 感到寒冷
B. 不知寒
C. 害怕寒冷
诗中提到的“鸣蛩”指的是?
A. 小鸟
B. 蛙鸣
C. 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