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守风淮阴》

时间: 2025-05-02 21:38:46

诗句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8:46

原文展示:

守风淮阴
作者: 许浑〔唐代〕

遥见江阴夜渔客,
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
自去自来人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远远看到江阴的夜晚渔夫,
不禁想起在京口钓鱼的时光。
一潭清澈的明月映照着万株柳树,
人来人往,没人知道我在这里。

注释:

  • 江阴:地名,位于长江南岸,风景秀丽,是渔业资源丰富的地方。
  • 京口:指京口(今江苏镇江),是古代著名的钓鱼胜地。
  • 明月:指皎洁的月亮,象征宁静与美好。
  • 万株柳:指成片的柳树,常象征柔美与生机。
  • 自去自来:形容人来人往,表示一种自然流动的状态。

典故解析:

  • 钓鱼:古人钓鱼多以此为隐喻,代表一种闲适、隐逸的生活态度。
  • 江阴京口:两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水乡,常被文人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浑,字子远,号溪山,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河南。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许浑游历江阴时,忆起在京口的钓鱼经历,表达了他对往日悠闲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守风淮阴》通过描绘夜晚的江阴和钓鱼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诗的开头“遥见江阴夜渔客”,通过远观渔客的形象,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这是一个典型的“思乡”主题。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一潭明月万株柳”,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明月和柳树的意象相辅相成,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浮华的淡然。诗中“自去自来人不知”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仿佛在说,无论外面世界如何喧嚣,这一潭明月和万株柳树都依旧静谧,似乎在守护着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遥见江阴夜渔客:远远望去,江阴的夜晚有渔夫在忙碌,营造出一种生活的气息。
    • 因思京口钓鱼时:因看到渔夫,想起了自己在京口钓鱼的快乐时光,表达怀旧之情。
    • 一潭明月万株柳: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明月映照着成片的柳树,营造出和谐的意境。
    • 自去自来人不知:无论世间如何变迁,这一切都在静静流动着,旁人却不得而知,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超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与柳树的结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
    • 拟人:柳树似乎在自去自来,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纷扰尘世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纯洁与宁静,代表着美好的回忆和心灵的寄托。
  • 柳树:象征柔美与生命力,传达出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和谐美。
  • 渔客:代表寻常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阴
    B. 镇江
    C. 苏州
    D. 南京

  2. 诗中“自去自来人不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关注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孤独的感慨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张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情绪。
  • 《夜泊牛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同样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唐代诗人许浑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七夕 渔灯 斐亭听涛 赞五祖和尚 赞大慧和尚 赞达磨大师 书感 长平箭头行 读元遗山送李参军诗因寄铁崖 读莲洋集书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洞达事理 貝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盘根错节 磨砻隽切 衣字旁的字 堂帖 包含右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青织 柔态 淹淹闷闷 人烟辐辏 铄古切今 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颠沛流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