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一 迎神奏淳和之曲》

时间: 2025-05-02 14:41:00

诗句

皇图聿崇,茅社受封。

礼分虽异,孝思则同。

缅怀世德,源深流鸿。

报本有祀,式昭神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00

原文展示:

皇图聿崇,茅社受封。
礼分虽异,孝思则同。
缅怀世德,源深流鸿。
报本有祀,式昭神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提到皇权的盛大和茅社的受封,虽然礼仪各有不同,但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却是相同的。我们回望历史上的德行,深厚的源流如同长河一样延续。祭祀祖先是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情,借此来彰显神明的功德。

注释:

  • 皇图:指统治的蓝图,象征帝王的权威。
  • 茅社:指用茅草搭建的社庙,是祭祀的场所。
  • 礼分虽异:礼仪的分配或形式虽然不同。
  • 孝思则同:对父母的孝心是相同的。
  • 缅怀:追念,回忆。
  • 世德:世代相传的美德。
  • 源深流鸿:形容道德的根基深厚,如同长河般流淌。
  • 报本有祀:报答祖先的恩惠,进行祭祀。
  • 式昭神功:以此来表彰神明的功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濂,元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风格典雅,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国祀仁祖庙之际,反映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庄重的语气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开篇通过“皇图”的引入,展示了国家的盛世与权威,紧接着提到“茅社受封”,说明即使在权力的中心,祭祀的传统与习俗依旧被珍视。诗中强调的“孝思则同”一语,体现了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唤起人们对亲情的共鸣。

“缅怀世德”一句,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告诫后人要铭记先辈的德行。最后,提到“报本有祀”,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意义,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更是对其功德的宣扬。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味深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皇图聿崇:指国家的统治力量强大,表现了对皇权的敬仰。
    2. 茅社受封:指祭祀的场所被认可,说明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3. 礼分虽异:不同地区或民族的礼仪可能不同,但对父母的孝心是一致的。
    4. 孝思则同:强调了孝道作为人类共同的道德标准。
    5. 缅怀世德:对历史上伟大德行的怀念,体现对传统的尊重。
    6. 源深流鸿:道德的传承如同深邃的河流,绵延不绝。
    7. 报本有祀:祭祀是对先祖恩德的回报。
    8. 式昭神功:通过祭祀来彰显祖先的伟大功绩。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手法,使诗句更具音韵美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礼仪的重视,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意象分析:

  • 皇图: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稳定。
  • 茅社:代表着朴素的祭祀场所,体现民间信仰。
  • 世德:指代历史上的美德,表现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茅社”指的是: A. 祭祀的场所
    B. 皇宫
    C. 学校

  2. “孝思则同”意指: A. 不同的孝道
    B. 孝心是一致的
    C. 孝道已失传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
  • 《滕王阁序》 by 王勃

诗词对比: 与王国祀仁祖庙乐不同,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但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的赞美。两者皆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税官之扬州任) 满江红 其九 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满江红(寿韩尚书) 满江红•和悔庵生日自题小影韵 其一 满江红 读沈丰垣新词,次洪昉思韵 满江红 真社雅集赠同社 满江红 读昌谷诗 满江红十六首 其十六 满江红 自感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水调歌头  夏日课童治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买窝 包含荧的词语有哪些 灵丹圣药 韦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三蕉叶 来鸿去燕 砖甓 神采奕奕 齐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标奇立异 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鬼门占卦 相匹 至字旁的字 天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