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2:48
孤馆明秋月,清砧韵霜风。
在孤独的客栈中,明亮的秋月照耀着,清脆的砧声伴随着霜冷的风。
此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秋月”和“霜风”二者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营造孤寂和清冷的氛围,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夏竦(生卒年不详),字君仪,号渔山,南宋诗人,生于江南地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夏竦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句》作于诗人游历之时,表现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在明月和霜风的映衬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孤寂与宁静。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宁静的秋夜图景。开头的“孤馆”二字,直入主题,立刻为整个诗歌奠定了孤独的基调。接着,诗人通过“明秋月”的描写,引入了一个清冷而明亮的夜晚,月光透过窗子洒落在客栈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清透的感觉。
“清砧韵霜风”则通过声音与气候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砧声的清脆在夜晚显得格外响亮,而霜风的侵袭则让人感受到秋季的寒冷与萧瑟。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情感,却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凄清的情调,令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这种以景衬情的写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受,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体验。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宁静而又凄凉的情绪。
诗中“孤馆”的意象主要表现什么情感?
“明秋月”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句“清砧韵霜风”主要通过什么手法增强意境?
答案: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