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李将军赴定州 / 送彭将军》

时间: 2025-04-24 07:48:30

诗句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48:30

原文展示:

送李将军赴定州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白话文翻译:

将军的旌旗在汉朝的天空下高高飘扬,远赴千里之外握住武器。
春天的景色在边境已经消逝,黄云在塞外弥漫。
战鼓声悲凉,传遍荒漠,烽火台与长河隔绝。
不要断绝前往阴山的路,天骄已经请求和谈。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旌:指将军的旗帜。
  • 汉飞将:指汉朝的将军,象征着英勇。
  • 横戈:竖起的武器。
  • 春色临边尽:春天的景色在边境消失。
  • 鼓鼙:战鼓。
  • 烽戍:烽火台和防守的地方。
  • 阴山:位于北方的山脉。
  • 天骄:指优秀的英雄或统治者。

典故解析:

  • 汉飞将:古代汉朝的将领,代表着英勇和忠诚,常用以象征将士的奋勇向前。
  • 阴山:在中国历史上,阴山是多个重要战争的发生地,具有战略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约公元810年-约公元860年),唐代诗人,字子元,号清虚,出身于书香门第,以诗才著称,尤其擅长边塞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盛世,但边疆依然动荡不安,诗人以将军出征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悲伤与牺牲。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壮阔与悲凉。开头两句描绘了将军出征的场景,双旌高飞,象征着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将士的英勇。接着,诗人通过“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描绘了边塞的萧条,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阴霾的黄云,暗示着战争的压迫和对和平的渴望。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写,增强了战争的紧迫感和悲凉感。鼓声传遍荒漠,烽火隔着长河,形成了辽阔的空间感,展现了战斗的艰苦与孤独。

最后两句“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希望战争能够结束,和平能重临,路不能断绝,象征着对将士的关心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旌汉飞将:描绘将军的英姿,象征着国家的力量。
  • 万里授横戈:强调出征的远方与决心。
  • 春色临边尽:边境的春天已过,反映战争对自然的影响。
  • 黄云出塞多:黄云象征着战争的压迫与不安。
  • 鼓鼙悲绝漠:战鼓声在荒漠中回响,带来悲凉的氛围。
  • 烽戍隔长河:烽火台与长河的遥远,象征战乱的隔阂与无法沟通。
  • 莫断阴山路:希望与和平的道路不应被割断。
  • 天骄已请和:暗示对和平的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如“黄云”、“春色”,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将士的关心和对家国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旌:将军的象征,代表勇敢与忠诚。
  • 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表示战争带来的破坏。
  • 黄云:象征战争的阴霾。
  • 鼓鼙:象征战争的声音,带来悲伤。
  • 阴山:象征战略与和平之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色临边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和平的希望
    • B. 战争带来的悲凉
    • C. 自然的美丽
  2. “莫断阴山路”意指:

    • A. 不要断绝和平的希望
    • B. 继续战争
    • C. 阻止将军出征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夜泊牛津》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昌龄的《出塞》相比,《送李将军赴定州》更加突出对战争的悲凉与对和平的渴望,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情感共鸣。两首诗都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残酷,但《送李将军赴定州》更加关注将士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

相关查询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赠陈二补阙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诸葛庙 伤春五首(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内弟潩赴湖南幕职)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其二 滟滪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顺孙 下乔木入幽谷 帝渚 独往 两面三刀 肯构肯堂 曰字旁的字 嘶涩 相去悬殊 蹈锋饮血 举笏击蛇 魚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