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6:52
槛竹
作者: 夏竦 〔宋代〕
广厦长廊四面围,小栏霜雪两三枝。
帘帷壅蔽无人见,赖有中天日照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宽敞的长廊,四面环绕着高大的建筑,栏杆上只有两三枝竹子在霜雪中显得孤单。帘幕紧闭,里面无人可见,唯有中天的阳光照射进来,才让我知道这里的存在。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整体意象和氛围可与古代文人隐居、寄情于自然的主题相联系,反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生活状态。
夏竦,字子升,号惭愧,宋代诗人。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以简练而富有意境著称。
《槛竹》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多以隐士身份寄情于自然,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槛竹》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封闭而又透出宁静的空间。诗人通过对长廊和竹子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诗的开头“广厦长廊四面围”,设定了一个宽广而又安全的场所,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接着提到“小栏霜雪两三枝”,则营造出一种寒冷和孤寂的氛围,竹子在凛冽的霜雪中显得格外脆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帘帷壅蔽无人见”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隐秘和孤立的状态,似乎在表达人与外界隔绝的情感。最后一句“赖有中天日照知”,则是转折,阳光的照耀给予了生命的希望,象征着尽管环境冷清,依然存在温暖和光明。
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对孤独与宁静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中寻找内心宁静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阳光则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诗中通过这些意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哪些是存在于寒冷的环境中?
填空题: 诗中“赖有中天日照知”表达了____的主题。
判断题: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