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43
波影翻帘,泪痕凝蜡青山馆。故人千里念佳期,襟佩如相款。惆怅更长梦短。但衾枕余芬剩暖。半窗斜月,照人肠断,啼乌不管。
波光在帘幕上轻轻荡漾,泪痕停留在蜡烛上,映照着青山的馆舍。千里之外的故人,心中思念着美好的约定,仿佛与我相见般亲密。惆怅之中,梦却越来越短。只是那被褥和枕头上,仍然留有余温。半扇窗外的斜月,照得我心肠如刀割,啼叫的乌鸦却不管我的悲伤。
诗中提到的“故人千里念佳期”,可以理解为对亲友的思念与期待,体现了古人对友情与情感的重视。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屡见不鲜,常与游子思乡、离别愁绪相关联。
贺铸(约 1052-1126),字方回,号月湖,宋代词人,擅长词作。其词风婉约,兼具豪放,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此词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诗人在这种背景下,抒发对故人的思念与离愁,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烛影摇红·波影翻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首句“波影翻帘”以水波的影子引入,仿佛在描摹一种轻柔而又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泪痕凝蜡青山馆”则将这种情感深化,以泪水凝结在蜡烛上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无法言喻的伤感。诗中“故人千里念佳期”一句,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千里之外的距离让思念显得更加沉重。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惆怅更长梦短”来形容自己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即使床上的余温依旧,心底的惆怅却让梦境变得短暂而无奈。最后两句“半窗斜月,照人肠断,啼乌不管”,月光照在窗户上,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忧伤。而啼叫的乌鸦则象征着孤独,显得格外刺耳,仿佛在嘲笑诗人的伤悲。
整首词在情景交融中,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心理描写,令人感同身受,倍感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体现了对友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波影翻帘”中的“波影”指的是什么?
A. 水波的影子
B. 烛光的影子
C. 风的影子
D. 影子的波动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是通过哪一句表现的?
A. “半窗斜月”
B. “故人千里念佳期”
C. “衾枕余芬剩暖”
D. “惆怅更长梦短”
“啼乌不管”中的“乌”指的是什么?
A. 乌鸦
B. 乌云
C. 乌石
D. 乌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