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2:29
萧散竹林风,平生约略同。
官班魏叔夜,年辈晋安丰。
民咏濡须政,朝推左月右旬。
九原无复作,埋玉恨何穷。
在清幽的竹林中,微风拂过,令人感到心境相同。
我与那些官员的境遇相似,就像魏叔夜与晋安丰的年辈。
百姓歌颂着流传的政治,早晨讨论着时间的推移。
在九原之地再无作诗的机会,埋藏的玉石,遗恨无尽。
贺铸,字方回,号秋水,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精练的词句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作于贺铸在官场上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平民生活的同情。诗中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思考及对创作的渴望。
《王迥子高挽章五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清幽的竹林中,感受到风的轻拂,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联系,使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开头的“萧散竹林风”营造了一个清新自然的意境,象征了诗人向往的自由生活。随后的“平生约略同”则暗示了他与众多官员的共同命运,折射出他对官场的反思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官班魏叔夜,年辈晋安丰”,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更是对士人风采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接着“民咏濡须政”展现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诗人心中的关切。
最后两句“九原无复作,埋玉恨何穷”则是诗人对创作困境的深刻感慨,象征着他对才华未能施展的遗憾。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对生命、政治和创作的深思,展现了贺铸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
整首诗围绕对生活、政治与创作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切感慨,及对未能施展才华的遗憾。
诗中提到的“官班魏叔夜”是指谁?
诗中“埋玉”象征什么?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以上是对《王迥子高挽章五首》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