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2:59
宿石洞峡
冯时行
五十七年来往处,扁舟几系乱云边。
江山寂寂浑无恙,鬓发丝丝也可怜。
水背黄牛吞七泽,杯翻白鹤过群仙。
差池世故浑如此,底事长歌亦浩然。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石洞峡的所见所感。他已经在此来往了五十七年,扁舟偶尔停靠在云雾缭绕的边际。江山依旧,显得那么安宁,然而自己的鬓发却逐渐变白,让人感到惋惜。水面上,黄牛在七泽间悠然自得,杯子翻倒,白鹤飞过,宛如神仙般洒脱。世事如此,差池颠倒,然而长歌一曲,心中仍然浩然自得。
冯时行,字元礼,号石洞山人,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作多描绘自然山水,风格清新洒脱,常融入个人情感关怀。
《宿石洞峡》写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经历了五十七年的生活,感慨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久,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淡然。
《宿石洞峡》是冯时行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岁月的感慨。首句“五十七年来往处”开篇便引入时间的概念,作者在此地生活已久,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无奈与感伤。接下来的“扁舟几系乱云边”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边场景,扁舟的停靠与“乱云”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江山寂寂浑无恙,鬓发丝丝也可怜”一句,表达了自然的安宁与个人生命的无奈,诗人感受到岁月带来的变化,白发的增多让他倍感惋惜。随后,诗中描绘水面上黄牛与白鹤的意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牛的悠然与鹤的自由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差池世故浑如此,底事长歌亦浩然”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尽管世事纷扰,诗人依然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愿以长歌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冯时行深刻的生活体验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冯时行生活在什么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龟
b) 黄牛和白鹤
c) 猫
d) 狗
诗人对自己白发的感慨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a) 扁舟几系乱云边
b) 鬓发丝丝也可怜
c) 差池世故浑如此
d) 江山寂寂浑无恙
对比冯时行的《宿石洞峡》和王维的《山中问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冯时行的诗更加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