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01:54
作者: 姚合 〔唐代〕
旧隐即云林,思归日日深。
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
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
暮潮檐下过,溅浪湿衣襟。
我曾隐居在那云雾缭绕的山林中,思乡之情日益加深。如今来到这里,心中已没有当初的那份念头。古老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草,苍松上栖息着不同的鸟儿。黄昏时潮水从屋檐下流过,溅起的浪花湿了我的衣襟。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云林”与隐者居住的环境相关,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姚合(约803-853),唐代诗人,字景贞,号山田,河南人。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常描写山水田园之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姚合晚年,他回忆起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感慨。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宁静的心境。
《题杭州南亭》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沉静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往昔隐居生活的回忆与对自然的眷恋。诗中开头的“旧隐即云林”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隐居生活,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接下来的“思归日日深”则流露出深切的乡愁,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强烈,表现了对故乡的向往。
“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昔日的心念已经不再,留下的只有对自然的欣赏和淡淡的失落。接着描写了自然景象:古石上生长的青草以及长松上栖息的异禽,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面,仿佛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之中。
最后两句“暮潮檐下过,溅浪湿衣襟”则以生动的场景描写结束,黄昏潮水的细腻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追忆。整个诗歌在意象和情感上都非常紧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心境变化,展现了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思归日日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暮潮檐下过”中的“暮潮”代表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古石生灵草”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