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2:33
咏盆池
作者:姚合 〔唐代〕
浮萍重叠水团圆,
客绕千遭屐齿痕。
莫惊池里寻常满,
一井清泉是上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池浮萍在水面上重叠,给人一种团圆的感觉。游人多次经过,留下了屐齿的痕迹。不要惊讶于池水的寻常满溢,因为这口井中的清泉才是真正的源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浮萍”与“清泉”可以看作对自然景象的写照,传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姚合(约 780—842),字子文,唐代诗人,出身于京兆,才华横溢,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姚合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及民生,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大中年间,正值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
《咏盆池》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浮萍在水面上重叠的景象,形成了一种团圆的意境,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接着,诗人提到“客绕千遭屐齿痕”,这句话让人联想到无数的行人走过这片池塘,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往来。
在后两句中,诗人劝慰人们不要对池水的平常感到惊讶,因为这口井中的清泉才是真正的源头。这里的“清泉”象征着生命的本源与纯粹,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意在强调,虽然外在的景象可能平凡,但内心的深处却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倡导人们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其中的美好与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浮萍”象征什么?
A. 繁忙的生活
B. 和谐与团圆
C. 时间的流逝
填空题:诗中提到“莫惊池里__满”,空白处应填入什么词?
判断题:姚合的诗风以豪放著称。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