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盆池》

时间: 2025-05-01 01:52:33

诗句

浮萍重叠水团圆,客绕千遭屐齿痕。

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2:33

原文展示

咏盆池
作者:姚合 〔唐代〕

浮萍重叠水团圆,
客绕千遭屐齿痕。
莫惊池里寻常满,
一井清泉是上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池浮萍在水面上重叠,给人一种团圆的感觉。游人多次经过,留下了屐齿的痕迹。不要惊讶于池水的寻常满溢,因为这口井中的清泉才是真正的源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上。
  • 重叠:重重叠叠,叠在一起。
  • 水团圆:水面涟漪,形成圆形波纹。
  • :过路的旅人。
  • 屐齿痕:木屐的痕迹。
  • 莫惊:不要惊讶。
  • 寻常:平常,普通。
  • 一井清泉:指水源,清澈的井水。
  • 上源:水的源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浮萍”与“清泉”可以看作对自然景象的写照,传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 780—842),字子文,唐代诗人,出身于京兆,才华横溢,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姚合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及民生,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大中年间,正值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咏盆池》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浮萍在水面上重叠的景象,形成了一种团圆的意境,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接着,诗人提到“客绕千遭屐齿痕”,这句话让人联想到无数的行人走过这片池塘,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往来。

在后两句中,诗人劝慰人们不要对池水的平常感到惊讶,因为这口井中的清泉才是真正的源头。这里的“清泉”象征着生命的本源与纯粹,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意在强调,虽然外在的景象可能平凡,但内心的深处却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萍重叠水团圆:描绘浮萍在水面上重叠的景象,形成一种圆润的视觉效果,象征着和谐与团聚。
  2. 客绕千遭屐齿痕:游人多次经过,留下了木屐的痕迹,体现了人来人往的繁忙与历史的积淀。
  3. 莫惊池里寻常满:劝人们不必对池水的平常状态感到惊讶,暗示着生活中的平淡与安宁。
  4. 一井清泉是上源:强调清泉才是水的真正源头,象征生活的本质与内在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萍比作团圆,传达和谐的意境。
  • 拟人:通过“客绕”赋予游人以行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和自然的互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良好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倡导人们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其中的美好与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萍: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屐齿:代表着人类活动的痕迹,体现时光的流逝。
  • 清泉:象征着纯真与生命的源泉,代表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浮萍”象征什么?
    A. 繁忙的生活
    B. 和谐与团圆
    C. 时间的流逝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莫惊池里__满”,空白处应填入什么词?

  3. 判断题:姚合的诗风以豪放著称。 (对/错)

答案

  1. B
  2. 寻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咏盆池》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是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吕合题壁 满庭芳 满庭芳 满庭芳 寿王敬哉先生用棠村词韵 满庭芳 游秦陵有感 满庭芳·命似清风 满庭芳五首 其一 满庭芳 满庭芳 登西麓,望小湖,看去鸟苍烟,怅然久之。 满庭芳(郭县尹美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气呵成 香象渡河 櫜弓戢戈 几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裁规 正色立朝 远行无急步 耳字旁的字 高简 立刀旁的字 蹑空草 隹字旁的字 仿宋 贴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